台大醫院-結核病照護與感染管制措施-醫師繼續教育

台大醫院-結核病照護與感染管制措施-醫師繼續教育(台大醫院教育訓練管理系統)

位置: 總院-結核病照護與感染管制措施 > 測驗(結核病照護與感染管制措施)

有效期間: 2013-01-01 00:00 ~

滿分: 100 (及格: 80)

成績: 100 分   (成績列入記錄, 及格)

O 1. 建議經通報為結核病人,且有開立抗結核藥物治療者,需加入都治計畫DOTS(短程直接觀察治療法),以有效降低治療失敗、個案復發的機率,和預防多重抗藥結核。

1. 正確

2. 不正確

O 2. 有關 開放性肺結核病人 接受手術之處理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複選)

1. 儘量是當日該手術房的最後一台

2. 病房至手術室過程中,請病人戴外科口罩,並避免誘發病人咳嗽

3. 陪同人員或醫護人員應配戴N95口罩

4. 應在空調開啟的狀態下淨空30分鐘後再接下台刀

O 3. 疑似開放性肺結核之病人應如何於24小時內完成三套痰液耐酸性染色試驗? (複選)

1. 立即收集一套

2. 每隔1小時再收集一套

3. 隔日清晨收集第二套

4. 隔日另一時間的再收集第三套

O 4. 開放性肺結核通常藉由何種傳染途徑散播? (複選)

1. 空氣傳染

2. 飛沫傳染

3. 血液傳染

4. 用過的食器傳染

O 5. 通常肺結核病人需接受多久的有效抗結核藥物治療,方可大幅降低其傳染力?

1. 一週

2. 二週

3. 三週

4. 一個月

O 6. 有關處於可傳染期肺結核病患之醫院接觸者定義為何? (複選)

1. 接觸時間一天8小時以上且未佩戴N95 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者

2. 接觸時間累計40小時以上且未佩戴N95 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者

3. 包含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4. 包含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

O 7. 開放性肺結核病人於住院期間,如需離開負壓隔離室接受檢查,應至少戴何種口罩?

1. 棉布口罩

2. 外科口罩

3. 高效過濾口罩(N95口罩)

O 8. 如需陪同 開放性肺結核病人 離開負壓隔離室接受檢查,工作人員應至少戴何種口罩?

1. 棉布口罩

2. 外科口罩

3. 活性碳口罩

4. 高效過濾口罩(N95口罩)

O 9. 為疑似或確定為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安排檢查時,應注意哪些原則來決定病人檢查時間?

1. 病人治療情形

2. 是否可配戴口罩

3. 以上皆是

4. 以上皆非

O 10. 何種方式可以找出最具有傳染力的肺結核病人?

1. 照胸部X光

2. 驗痰液

3. 抽血檢查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skin168.com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位置: 總院-結核病照護與感染管制措施 > 課程說明

課程名稱 總院-結核病照護與感染管制措施
屬性 內訓課程 / 線上課程
類別 3.2結核病防治
開課單位 感染控制中心
承辦人 ifc (感控課程管理員, 信箱: ifc@ntuh.gov.tw, 電話: 63081 63026)
講師
報名日期 2013-01-01 ~ (無需簽核)
開課日期 2013-01-01 ~
時數 1 (小時)
課程認證申請 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 (已審查 / 通過 / 認證時數: 1)
報名費用 0
開課預算 0
開課成本 0
人數限制 無限制
報名人數 12340

課程內容

項次 類型 標題 期限 通過條件

結核病照護與感染管制措施

結核病照護與感染管制措施

結核病照護與感染管制措施

列印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skin168.com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補充資料: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提供

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疾病,是一全球性的慢性傳染病,在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家尤其盛行。在臺灣一年四季都有病例,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老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結 核菌是一種好氧性的抗酸性細菌,進入人體後,不會立即產生反應,大約95%的病患第一次感染結核桿菌時,會因為身體免疫力所以不會直接發病(稱為潛伏結核 感染),但是日後可能因為再次感染而發病,只有5%的病患第一次感染結核桿菌時,結核桿菌會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肺外結核(例如結核性腦膜炎)。

疾病總覽

南投縣南投縣台中市台中市台北市台北市台南市台南市台東縣台東縣嘉義市嘉義市嘉義縣嘉義縣基隆市基隆市宜蘭縣宜蘭縣屏東縣屏東縣彰化縣彰化縣新北市新北市新竹市新竹市新竹縣新竹縣桃園市桃園市澎湖縣澎湖縣花蓮縣花蓮縣苗栗縣苗栗縣連江縣連江縣金門縣金門縣雲林縣雲林縣高雄市高雄市0 – 01 – 56 – 5051 – 500> 501● 全台灣屏東縣:288 人全國結核病本國籍地理分佈(2016年01週-2016年27週)

查看大圖

結核病

疾病概述

結核病是一種目前仍普遍存在於全世界,尤其是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家的慢性 傳染病,它是由結核桿菌感染所造成的,在初感染時,大約95%的人會因自身的免疫力而未發病,但會有終身再活化(Reactivation)的潛在危險, 只有5%的人在初感染後結核菌會經由血行或淋巴液之散播造成肺內或肺外結核(如:結核性腦膜炎)。經過初感染而未發病的人,日後也可能因外在再感染 (Exogenous reinfection)而發病。

結核病可以發生在人體任何器官或組織,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在臺灣比較常見的肺外結核是淋巴結核及骨結核,其次為結核性腦膜炎,肺外結核的發生率遠比肺結核來得低。

若 給予適當的抗結核藥物治療,結核病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痊癒(Cure),但若不予治療,則在3年內,約有一半的病人會死亡。在臨床上病人常見的症狀有咳嗽、 胸痛、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咳血等。唯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腔疾病亦會出現,故只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用。

(一)皮膚結核菌素試驗(Tuberculin test,簡稱T.T.)

結 核菌素測驗係以一定量之結核菌素注入動物或人體之皮內,查看有無特異之過敏反應現象;人體第一次受到結核菌侵入後,無論是自然感染或人工感染(卡介苗接 種),一般都在4~8週後,結核菌素測驗反應由陰性轉為陽性;結核菌素是萃取自結核菌的蛋白質。目前廣為各國所使用的結核菌素有PPD-S、及PPD RT23二種;自2001年9月1日起,臺灣採用PPD RT23 2TU。卡介苗是由牛型的結核菌經繼代培養減毒後所做成的疫苗,沒有接種過卡介苗的人,如果T.T.是陽性,則表示曾受到結核菌的感染,但值得注意的是一 些免疫機能不全(如愛滋病)或受損(使用免疫抑制劑者)及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的人,當其罹患肺結核時,T.T.有可能呈現陰性反應或甚至出現 無反應之情況。

關於結核菌素測驗反應判讀,請詳見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六章:結核病接觸者檢查

(二)細菌學檢查

結 核病的病原體是結核菌,因此,經由驗痰發現結核菌,才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痰裡有結核菌的病人,因為具有傳染性,也是結核病防治的重點對象。痰細菌 學檢查一般採用塗片抗酸菌染色及結核菌培養二種方式,痰塗片可偵測出痰中細菌量大的病人;至於痰中細菌量小的病患,即痰塗片陰性者,可藉由痰培養發現細 菌。經過研究顯示,同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而同樣是塗片陰性,培養陽性者的傳染性只比培養陰性者增加少許且不具 統計學意義,所以痰塗片陽性的病人,傳染性最高,是最優先治療管理的對象。

(三)胸部X光檢查

當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時,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病人的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之數據,作為肺結核的臨床診斷依據。

致病原

結核菌,學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一種細長、略帶彎曲而呈桿狀的細菌,在培養基中則是近乎球形的短桿狀或長鏈狀,長約 1~10μm,寬約 0.2~0.6μm。不易染色,一旦染上色,不易被強酸脫色,故又稱抗酸菌(acid-fast bacilli)。結核菌的分裂速度很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不具鞭毛、也不會移動,是一種好氧性的抗酸性細菌。目前尚無研究指出其會製造內毒素或外毒素,所以受到感染之後,不會立即產生反應。

流行病學

(一)結核病目前仍普遍存在於全世界,以發生率而 言,男性比女性高,老年人比年輕人高,社會階層低的比社會階層高的高。臺灣20歲以上成年人在1993年的X光診斷肺結核盛行率為0.65%,依據 2002年健保結核病就醫資料推估,20歲以上人口結核病盛行率為0.11%,近年盛行率確實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且已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結核病達到控制的標 準(20歲以上人口盛行率0.14%)。一般而言,在盛行率低的已開發國家,如歐美各國,其結核病的發生大部分是內因性的(endogenous),即由 舊的纖維化或鈣化病灶再活化而來;反之,在盛行率高的地區則由外在的感染而來。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和一個開放性(傳染性)肺結核病人親密接觸的家人,大約 有30%的機率會受到感染。初感染之後,一般人終其一生體內結核菌再度活化而發病(reactivation)的機率約為5~10%,其中約有一半是在感 染後的前5年發病,而以第1年的危險性最大。

(二)臺灣病例概況(因結核病係慢性傳染病,病例資料分析以每年9月30日下載之資料為分析基準)

臺灣於2011、2012及2013年確定病例分別有12,634、12,338及11,528例,每十萬人口確定病例數分別為54.5、53.0及49.4例,死亡病例數分別為638、626及609例。

2013年確定病例之流行病學分布如下:

1、性別:男女性比為2.3:1.0。

2、年齡:以65歲以上為多,佔53%。

3、月份:一年四季均有病例發生,無特別集中季節之趨勢。

4、地區:以每十萬人口確定病例發生率分析,臺灣東部較西部高,南部較北部高。

傳染窩

主要以人對人的傳染為主,少數地區有因喝了未經消毒的病牛的牛奶而得病,但目前已很少見。

傳染方式

結核病的傳染方式過去曾有飛沬傳染 (Droplet)、塵埃(Dust)、及飛沫核(Droplet nuclei)傳染等學說,而以飛沫核傳染論最為人所接受。帶菌的結核病患者常在吐痰或藉在公共場所講話、咳嗽、唱歌或大笑時產生的飛沫排出結核菌。這些 飛沫在塵埃中,乾燥後飛沫殘核飛揚飄浮在空中,直徑小於5 μ的飛沫殘核便可經由呼吸道到達正常的肺胞,造成感染。近年來常常使用空氣傳染(Air-born infection)一詞,強調即使離開感染源甚遠,也可能受到感染,不能掉以輕心。然而結核病感染的另一特徵是感染很難發生,因為結核菌很不容易到達肺 的末梢部位。流行感冒或麻疹病毒一旦附著在呼吸道上皮就會發生感染,但結核菌並非如此。傳染最常發生在較親密的接觸者,常常發生在親近的人,或居住在同房 屋者。結核病通常不會經由衣服或食器傳染。直接吸入病人咳出的飛沫也是傳染途徑之一。飲用未經適當消毒之牛奶亦可能得到腸結核,再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但 目前幾乎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潛伏期

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一般而言,從受到感染到初發病灶出現,或對結核菌素測驗呈現有意義反應,大約須4~12週;而從感染後6~12個月是病程繼續進行到肺結核的最危險期。無論如何,一旦受到感染,終其一生均可能為一潛在發病源。

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理論上,只要痰裡含有活的結核桿菌即屬可傳染期,而其傳染力大小決定於排出的結核菌的數目、毒性、環境、通風程度、結核菌有無曝曬在陽光或紫外線下,以及病人在談話、咳嗽及打噴嚏時造成飛沫的機會大小等因素,而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通常在2週內即可大大的降低其傳染力。

感受性及抵抗力

結核菌進入體內後經過約6~8週的繁殖,數量達 1,000~10,000隻之後,其抗原即足以激發宿主產生細胞型免疫反應(host cellular mediated immunity),引發乾酪性壞死(caseous necrosis),即所謂遲發型過敏反應(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經過宿主免疫控制過程後,初發病灶(primary foci)通常自然好轉,並不立即發病,然而此時結核菌並未完全清除,仍有少數結核菌仍潛伏在體內伺機發病。如果宿主細胞型免疫功能不全,結核菌即可能以 初發病灶為根據地發病,即為初發性結核病(progressive primary TB);一般兒童型的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粟粒性肺結核多屬這類結核病。

在盛行率低的國家或地區,老年人的案例,大部分由潛在的感染病灶再活化而來,至於其他易罹患結核的高危險群包括(一)糖尿病(二)肺塵症(三)接受過胃切除手術(四)營養不良(五)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六)免疫機能不全者(七)山地鄉居民。

預防方法

一、預防方法

(一)教導民眾認識疾病之傳染方式、防治方法,以便能早期診斷與治療。

(二)改善居住環境,避免過度擁擠,以減少疾病傳染機會。

(三)普及醫療資源,充實醫療設備,以方便病人,接觸者及疑似患者之檢查、治療或住院。

(四)加強病人之追蹤管理,做家庭訪視,以直接監督病人服藥,並安排複查,接觸者檢查及預防接種。

(五)卡介苗的接種

接種卡介苗之目的係在人體尚未受到第一次自然感染前,先用疫苗造成人工感染,使人體免疫系統認識結核菌抗原,以避免有害的結核菌在初次自然感染時引發進行性初發性結核病(progressive primary tuberculosis),目前我國卡介苗接種的政策是:

    1.出生滿5個月接種(建議接種時間為出生滿5-8個月)

    2.長住高發生率地區或即將前往結核病高盛行國家,可建議家屬考慮提早接種卡介苗。

臨床症狀

結核 病的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初發病時往往沒有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且症狀過程緩慢,時好時壞,甚至於侵犯之器官不限於肺部,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 骼、皮膚、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使診斷更加困難;在臺灣比較常見的肺外結核是淋巴結核及骨結核,其次為結核性腦膜炎,但肺外結核的發生率遠比肺結核來得 低。在初感染時,大約95%的人會因自身的免疫力而未發病(即潛伏結核感染),但會有終身再活化(Reactivation)的潛在危險,只有5%的人在 初感染後結核菌會經由血行或淋巴液之散播造成肺內或肺外結核(如:結核性腦膜炎)。經過初感染而未發病的人,日後也可能因外在再感染(Exogenous reinfection)而發病臨床上病人常見的症狀有咳嗽、胸痛、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咳血等。唯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腔疾病亦會出現,故 只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用。所以要診斷結核病必須綜合臨床表現,加上放射線學之變化,最後再以實驗室檢驗加以證實,才算完整。因此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狀 (如咳嗽超過兩週),宜儘速就醫。

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

結核病( 2013-07-24)

資料來源: 疫情中心

f

結核病(Tuberculosis)

一、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ption)

結 核病是一種目前仍普遍存在於全世界,尤其是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家的慢性傳染病,它是由結核桿菌感染所造成的,在初感染時,大約95%的人會因自身的免疫力而 未發病,但會有終身再活化(Reactivation)的潛在危險,只有5%的人在初感染後結核菌會經由血行或淋巴液之散播造成肺內或肺外結核(如:結核 性腦膜炎)。經過初感染而未發病的人,日後也可能因外在再感染(Exogenous reinfection)而發病。

結核病可以發生在人體任何器官或組織,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在臺灣比較常見的肺外結核是淋巴結核及骨結核,其次為結核性腦膜炎,肺外結核的發生率遠比肺結核來得低。

若 給予適當的抗結核藥物治療,結核病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痊癒(Cure),但若不予治療,則在3年內,約有一半的病人會死亡。在臨床上病人常見的症狀有咳嗽、 胸痛、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咳血等。唯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腔疾病亦會出現,故只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用。

(一)皮膚結核菌素試驗(Tuberculin test,簡稱T.T.)

結 核菌素測驗係以一定量之結核菌素注入動物或人體之皮內,查看有無特異之過敏反應現象;人體第一次受到結核菌侵入後,無論是自然感染或人工感染(卡介苗接 種),一般都在4~8週後,結核菌素測驗反應由陰性轉為陽性;結核菌素是萃取自結核菌的蛋白質。目前廣為各國所使用的結核菌素有PPD-S、及PPD RT23二種;自2001年9月1日起,臺灣採用PPD RT23 2TU。卡介苗是由牛型的結核菌經繼代培養減毒後所做成的疫苗,沒有接種過卡介苗的人,如果T.T.是陽性,則表示曾受到結核菌的感染,但值得注意的是一 些免疫機能不全(如愛滋病)或受損(使用免疫抑制劑者)及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的人,當其罹患肺結核時,T.T.有可能呈現陰性反應或甚至出現 無反應之情況。

關於結核菌素測驗反應判讀,請詳見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六章:結核病接觸者檢查

(二)細菌學檢查

結 核病的病原體是結核菌,因此,經由驗痰發現結核菌,才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痰裡有結核菌的病人,因為具有傳染性,也是結核病防治的重點對象。痰細菌 學檢查一般採用塗片抗酸菌染色及結核菌培養二種方式,痰塗片可偵測出痰中細菌量大的病人;至於痰中細菌量小的病患,即痰塗片陰性者,可藉由痰培養發現細 菌。經過研究顯示,同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而同樣是塗片陰性,培養陽性者的傳染性只比培養陰性者增加少許且不具 統計學意義,所以痰塗片陽性的病人,傳染性最高,是最優先治療管理的對象。

(三)胸部X光檢查

當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時,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病人的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之數據,作為肺結核的臨床診斷依據。

二、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

結 核菌,學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一種細長、略帶彎曲而呈桿狀的細菌,在培養基中則是近乎球形的短桿狀或長鏈狀,長約 1~10μm,寬約 0.2~0.6μm。不易染色,一旦染上色,不易被強酸脫色,故又稱抗酸菌(acid-fast bacilli)。結核菌的分裂速度很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不具鞭毛、也不會移動,是一種好氧性的抗酸性細菌。目前尚無研究指出其會製造內毒素或外毒素,所以受到感染之後,不會立即產生反應。

三、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一) 結核病目前仍普遍存在於全世界,以發生率而言,男性比女性高,老年人比年輕人高,社會階層低的比社會階層高的高。臺灣20歲以上成年人在1993年的X光 診斷肺結核盛行率為0.65%,依據2002年健保結核病就醫資料推估,20歲以上人口結核病盛行率為0.11%,近年盛行率確實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且已 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結核病達到控制的標準(20歲以上人口盛行率0.14%)。一般而言,在盛行率低的已開發國家,如歐美各國,其結核病的發生大部分是內因 性的(endogenous),即由舊的纖維化或鈣化病灶再活化而來;反之,在盛行率高的地區則由外在的感染而來。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和一個傳染性肺結核 病人親密接觸的家人,大約有30%的機率會受到感染。初感染之後,一般人終其一生體內結核菌再度活化而發病(reactivation)的機率約為 5~10%,其中約有一半是在感染後的前5年發病,而以第1年的危險性最大。

四、傳染窩(Reservoir)

主要以人對人的傳染為主,少數地區有因喝了未經消毒的病牛的牛奶而得病,但目前已很少見。

五、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結 核病的傳染方式過去曾有飛沬傳染(Droplet)、塵埃(Dust)、及飛沫核(Droplet nuclei)傳染等學說,而以飛沫核傳染論最為人所接受。帶菌的結核病患者常在吐痰或藉在公共場所講話、咳嗽、唱歌或大笑時產生的飛沫排出結核菌。這些 飛沫在塵埃中,乾燥後飛沫殘核飛揚飄浮在空中,直徑小於5 μ的飛沫殘核便可經由呼吸道到達正常的肺泡,造成感染。近年來常常使用空氣傳染(Air-born infection)一詞,強調即使離開感染源甚遠,也可能受到感染,不能掉以輕心。然而結核病感染的另一特徵是感染很難發生,因為結核菌很不容易到達肺 的末梢部位。流行感冒或麻疹病毒一旦附著在呼吸道上皮就會發生感染,但結核菌並非如此。傳染最常發生在較親密的接觸者,常常發生在親近的人,或居住在同房 屋者。結核病通常不會經由衣服或食器傳染。直接吸入病人咳出的飛沫也是傳染途徑之一。飲用未經適當消毒之牛奶亦可能得到腸結核,再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但 目前幾乎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六、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一般而言,從受到感染到初發病灶出現,或對結核菌素測驗呈現有意義反應,大約須4~12週;而從感染後6~12個月是病程繼續進行到肺結核的最危險期。無論如何,一旦受到感染,終其一生均可能為一潛在發病源。

七、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理論上,只要痰裡含有活的結核桿菌即屬可傳染期,而其傳染力大小決定於排出的結核菌的數目、毒性、環境、通風程度、結核菌有無曝曬在陽光或紫外線下,以及病人在談話、咳嗽及打噴嚏時造成飛沫的機會大小等因素,而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通常在2週內即可大大的降低其傳染力。

八、感受性及抵抗力(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結 核菌進入體內後經過約6~8週的繁殖,數量達1,000~10,000隻之後,其抗原即足以激發宿主產生細胞型免疫反應(host cellular mediated immunity),引發乾酪性壞死(caseous necrosis),即所謂遲發型過敏反應(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經過宿主免疫控制過程後,初發病灶(primary foci)通常自然好轉,並不立即發病,然而此時結核菌並未完全清除,仍有少數結核菌仍潛伏在體內伺機發病。如果宿主細胞型免疫功能不全,結核菌即可能以 初發病灶為根據地發病,即為初發性結核病(progressive primary TB);一般兒童型的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粟粒性肺結核多屬這類結核病。

在盛行率低的國家或地區,老年人的案例,大部分由潛在的感染病灶再活化而來,至於其他易罹患結核的高危險群包括:

(一)糖尿病

(二)肺塵症

(三)接受過胃切除手術

(四)營養不良

(五)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

(六)免疫機能不全者

(七)山地鄉居民。

九、病例定義(Case definition):詳見「台灣定傳染病病例定義」

十、檢體採檢送驗事項(Specimens taking and transportation)

有關結核病檢體採檢送驗事項,請參考「防疫檢體採檢手冊」第三版。

結核病檢體分為痰液及菌株兩種,相關檢體採檢送驗事項摘要如下:

(一)痰液

為得到正確的檢驗結果,檢體採檢包裝及運送應注意:

初次驗痰應於未服藥前採檢。

每次採檢收集痰檢體3-5 mL。

裝檢體之第一層容器為50 mL無菌、不滲漏離心管,容器外壁上註明個案資料,例如姓名、採檢日期及條碼Bar-code。

應收集至少三套痰液檢體,其中至少有1次為清晨第1口痰檢體。

檢體與送驗單分別以夾鏈袋包裝(避免污染),並儘速低溫(4-8℃)送達指定實驗室(自採檢次日起至實驗室收件日最遲不得超過3日)。

檢體運送包裝以三層包裝為原則。

(二)菌株檢體

菌株檢體與送驗單分別以夾鏈袋包裝,檢體使用「專用檢體容器」三層包裝,並使用「專用運送箱」於低溫(4-8℃)下,儘速運送。

十一、防疫措施(Measures of control)

(一)預防方法

1、教導民眾認識疾病之傳染方式、防治方法,以便能早期診斷與治療。

2、改善居住環境,避免過度擁擠,以減少疾病傳染機會。

3、普及醫療資源,充實醫療設備,以方便病人,疑似病人及接觸者之檢查、治療或住院。

4、加強病人之追蹤管理,做家庭訪視,以直接監督病人服藥,並安排複查,接觸者檢查及預防接種。

5、卡介苗的接種(附件一、二)

接 種卡介苗之目的係在人體尚未受到第一次自然感染前,先用疫苗造成人工感染,使人體免疫系統認識結核菌抗原,以避免有害的結核菌在初次自然感染時引發進行性 初發性結核病(progressive primary tuberculosis),故最遲應在1歲之內完成卡介苗接種,目前我國卡介苗接種的政策是:

(1)新生兒

正常出生24小時後,體重2,500公克以上之新生兒均可接種;早產兒可在體重達到標準後,經醫師檢查認為接種無虞時,給予接種。

(2)1歲以內嬰兒

於出生未曾接種者,可於各衛生所、慢性病防治所或醫療院所定期門診直接接種 (指未有結核接觸史的情況下,否則還是依接觸者追蹤標準辦理)。

(3)一歲以上之學齡前兒童

嬰 兒期如未接種卡介苗,經結核菌素測驗反應陰性(硬結<10 mm)者給予接種;反應陽性(硬結≧10 mm)者追蹤傳染源,針對共同居住之13歲(含)以上家屬照胸部X光檢查,未滿13歲家屬除了進行胸部X光檢查外,需一併進行結核菌素測驗及臨床評估。該 兒童如有呼吸道症狀,應轉介小兒科安排胸部Ⅹ光檢查及臨床評估。(指未有結核接觸史的情況下,否則請依接觸者追蹤標準辦理)。

(4)國小一年級學童

甲、 未接種過卡介苗者先作結核菌素測驗,反應陰性(硬結<10 mm)者接種卡介苗,反應陽性(硬結≧10 mm)者追蹤傳染源,針對共同居住之13歲以上家屬照胸部X光檢查,未滿13歲家屬除了進行胸部X光檢查外,需一併進行結核菌素測驗及臨床評估,且應轉介 小兒科臨床評估。

乙、已有卡介苗接種紀錄者不需處理。

(5)接種卡介苗三個月後若無任何痕跡,可做結核菌素測驗,反應陰性時再接種卡介苗一次。

(6)卡介苗接種前注意事項:

(a.)禁忌:急性熱病、發燒、皮膚病、嚴重濕疹、免疫機能不全、麻疹及水痘感染及其復原期。

(b.)下列情況請先經醫師評估診察確定後,再行決定是否接種:

1. 疑似結核病人及疑似被結核菌感染者,勿直接接種卡介苗。

2. 早產兒或體重在2500公克以下之新生兒。惟出生半年內如體重已達2500公克,經醫師診察確定可接種者不在此限。

3. 慢性疾病:如氣喘、肝臟病、心臟病、腎臟病等。

4.詢問有無免疫機能不全家族史或其他特殊狀況。

(二)病人、接觸者及周遭環境之處理

1、病例通報:

(1)通報定義

醫 師依據臨床症狀或X光理學等工具檢驗,只要懷疑為疑似結核個案即進行通報,個案登記時依通報醫師提供之檢查資料可判斷為符合診斷定義(已完成確診前置作 業)或未符合定義個案;有「有痰塗片陽性」或「痰培養陽性」或「典型病理報告」者即屬符合定義個案,未符合定義個案即令尚未用藥,亦須收案管理。

(2)通報時限

甲、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

醫師診治病人或醫師、法醫師檢驗屍體,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應立即採行必要之感染控制措施,並報告當地主管機關。第一類、第二類傳染病,應於二十四小時內完成;第三類傳染病應於一週內完成,必要時,中央主管機關得調整之。

乙、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條規定:

醫師以外醫事人員執行業務,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或其屍體時,應即報告醫師或依第三十九條第二項規定報告當地主管機關。醫事機構應指定專責人員負責督促所屬醫事人員,依前項或第三十九條規定辦理。

2、個案登記建檔:

(1)凡經通報之個案均需縣市衛生局辦理登記。

(2)書面通報案件

衛生局接獲醫療院所之傳染病個案報告單後,應於1日內(不含例假日)由網際網路登入疾病管制署網站(www.cdc.gov.tw),點選「傳染病通報」進入「中央傳染病追蹤管理系統」,插卡並登錄密碼後,點選「登記作業」,依報告單內容登錄個案資料,完成登記作業。

(3)網路通報案件

衛生局應每日由網際網路登入疾病管制署網站(www.cdc.gov.tw),點選「傳染病通報」進入「中央傳染病追蹤管理系統」,插卡並登錄密碼後,點選「登記作業」,查看業經醫療院所網路通報、等待登記之本縣市案件,立即辦理登記作業。

(4)衛生局完成登記作業後,系統自動即時送出總編號。

(5)縣市衛生局接獲醫院結核病個案通報於辦理登記時,應詳實登錄相關資訊,如:個案居住地等,不可擅自更改。即使確知醫院通報之居住地有誤,亦應待登記收案後,循工作手冊規範執行遷出入作業。

(6)重開案管理

甲、醫療院所書面通報之個案如曾於全國結核病人資料庫中建檔,衛生局辦理登記作業時系統將自動提醒由「即時查詢」選項查詢個案目前狀況、銷案原因、銷案日期:

(a.)如為管理中個案,不需再建檔。

(b.)如為曾列管目前已銷案之個案,衛生局應洽通報院所醫師依專業判斷確定應重開案管理後,將傳染病個案報告單送疾病管制署該管分局辦理重開案作業。

乙、醫療院所網路通報之個案如曾於全國結核病人資料庫中建檔,於通報時系統將自動提醒由「即時查詢」選項查詢個案目前狀況、銷案原因、銷案日期:

(a.)如為管理中個案,不需再通報。

(b.)如為曾列管目前已銷案之個案,應由通報院所醫師依專業判斷確定應重開案管理後,填具傳染病個案報告單,以書面通報方式向衛生局通報,由衛生局審核後送疾病管制署該管分局辦理重開案作業。

丙、疾病管制署該管分局收到重開案通報時,應詳細審查資料,如符合以下情況之個案以重開案登記:

(a.)過去曾於全國結核病人資料庫登記有案,曾接受一個完整療程之抗結核藥治療並經醫師宣告治癒,本次因痰塗片或培養陽性被通報者。

(b.)過去曾於全國結核病人資料庫登記有案,因a.治癒或完成治療、b.排除診斷、c.轉出、d.行蹤不明(已於2007年列為不得銷案項目)、e.副作用(已於2002年列為不得銷案項目)等管理結果銷案,再度被通報者。

丁、 已銷案未滿二年擬辦理重開之個案,本次通報之初次查痰,若未符合結核病診治指引第三版第二章「痰塗片陽性肺結核」中(1)至少兩次顯微鏡檢痰塗片陽性或 (2)至少一次顯微鏡檢痰塗片陽性且該檢體結核菌培養陽性者,衛生局應檢具相關資料送疾病管制署該管分局結核病診療諮詢小組,經審查通過後始可由疾病管制 署該管分局執行重開案作業,應於二週內完成審查登記。惟前次銷案日距此次重開日未滿三個月之個案,應取消前次銷案紀錄繼續列管,不予重開案。

3、收案

完成登記之個案,均應由通報當地衛生所收案管理。如通報地址非現住地,收案後移現住地續管,但屬遊民、軍人等情況之個案,依「結核防治工作手冊」中所列原則移至應管理之單位續管。

4、病人管理及護理指導(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負責)(附件三、四)

(1)指導對象:包括個案本人、照顧者及共同居住者。

(2)指導方式:

甲、指導方式以家庭訪視為主,上班或特殊情況之個案得以門診指導或電話訪問取代。

乙、每次指導應將日期及內容記錄於護理紀錄內。

(3)指導頻度:

甲、疑似個案:

(甲)第1個月:收案時家訪1次,1個月內擇期再訪1次。

(乙)第2個月至銷案:不設訪視頻度,必須於3個月內完成確診作業或排除診斷 ;3個月內未完成確診作業或排除診斷者,依非DOT個案之痰塗片及培養陰性確診個案訪視頻度追蹤管理個案。

乙、DOT個案

(甲)第1個月:收案時家訪(或到院訪視)1次,1個月內擇期再訪1次。

(乙)第2個月至銷案:每1至2個月家訪1次。

丙、非DOT個案或中斷DOT個案

(甲)痰塗片或培養陽性確診結核病個案:

第1個月:收案時家訪(或到院訪視)1次,1個月內擇期再訪3次。

第2個月至銷案:每2星期家訪1次。

(乙)痰塗片及培養陰性確診個案

第1個月:收案時家訪1次,1個月內擇期再訪1次。

第2個月至銷案:每1個月家訪1次。

痰塗片陰性等待痰培養結果期間,暫時以本項訪視頻度及方式進行。如痰培養結果確定為陽性或陽轉時其後續管理之訪視頻度及方式改採陽性確診個案之方式進行。

(4)指導內容:

指導內容包括就醫相關、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及接觸者檢查三大項,視個案及主要照顧者之接受程度,決定內容深淺。依因材施教之原則,評量個案之認知及行為,綜合個案的問題,作適當的護理指導處理。

在收案管理之後,首先要瞭解個案的診斷條件為何,因為個案符合診斷定義與否,將決定與病人溝通的說法,也決定後續是否立即辦理接觸者檢查。

其次要注意的是個案是否用藥,無論個案是否符合診斷定義,只要使用結核藥物,應注意是否規則服藥、嚴密監控副作用的發生,務使病人在治療第一個月的黃金時期,養成規則服藥的習慣,降低傳染性,減少副作用造成傷害的可能性。

針 對用藥中的個案,每次訪視時,都應注意個案驗痰結果、藥敏試驗結果及所服用的抗結核藥物種類劑量,一定要檢視個案的藥袋或處方箋,並觀察個案精神狀態,是 否疲倦、眼球是否變黃、視力是否模糊等等。以及不具傷害性的反應有噁心、胃部不適、腹脹、食慾不振、尿液變成橘紅色、關節酸疼、手腳麻木等。

應 即時取得個案最新治療方式,俾能獲得正確的分類。例如:治療中的個案已改為失落再治或失敗再治、多重抗藥病人、慢性傳染性病人等,經疾病管制署該管分局 「結核病診療諮詢小組」會議核可後,疾病管制署該管分局應即將其治療方式重新歸類。(參考本手冊第二章「結核病的治療及副作用處理」或結核病診治指引之結 核病的治療)

甲、第一次收案指導內容:

(甲)核對及詢問個案基本資料,如年齡、性別、體重、戶籍地、身分別、職業、可聯絡家屬姓名、電話,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宗教信仰、就醫動機、其他疾病、主要照顧者等。

(乙)了解治療情形,如服藥種類劑量、服藥情況等。

(丙)第一次訪視時應格外注意個案的診斷,如個案是尚未用藥的疑似個案,應向個案主動說明:「您是疑似個案,醫師尚未確定診斷,防疫單位所有措施僅為協助病人儘早確診」以避免引起爭執。

(丁)了解醫病關係是否良好,如有無固定醫師、是否了解結核病。

(戊)了解迴診間隔時間、能否按時就醫。

(己)了解家庭狀況、家屬支持度、社會經濟狀況需求。

(庚)了解心理調適情形。

乙、就醫相關:

(甲)告知個案及主要照顧者,按規服藥之重要性及未治療之後果。

(乙)觀察個案服藥情況,並實際核對領藥日期及剩藥數量,指導藥品適當保存,了解是否按時按量服藥;如未按時按量服藥應查明原因。不按規服藥及出現副作用時應記錄並指導儘速就醫。

(丙)協助使用針劑治療之個案提供針劑施打資源。可參考疾病管制署網http://www.cdc.gov.tw/public/data/841116233871.xls

(丁)告知個案應依醫囑時間複查(迴診並接受驗痰及Ⅹ光檢查),以了解治療情況。如個案尚未接受初次驗痰或就診醫院無法提供驗痰,應安排儘速驗痰。

(戊)個案治療中應注意追蹤事項

(a). 服藥順服性

(b). 驗痰

i. 痰陽性病人最好每月追蹤驗痰直至陰轉為止;病人於完治時,應再安排驗痰,至少應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第2、5個月及完治時各2套驗痰的標準。

ii.肺外結核診斷應盡量收集各種檢體並施行耐酸性染色及結核菌培養。

(c)視力、辨色力檢查:使用ethambutol病人,應按月檢查視力及辨色力。

(d). 胸部Ⅹ光檢查(新病人及再治病人:第0、1、2月及完治時;多重抗藥病人:每6個月):所有肺結核新病人及再治病人,建議在治療前(第0個月)及治療中第 1、2個月及完治時追蹤胸部Ⅹ光;至於多重抗藥病人則建議每6個月追蹤胸部Ⅹ光,作為藥物治療反應的參考。另肺外結核個案在管理過程中應進行胸部X光追蹤 檢查,以排除合併肺結核的可能性。

丙、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甲)協助個案及家人了解結核病傳染途徑、治療及預防方法。

(乙)協助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以減少傳染機會,指導痰的處理方式,如:吐在衛生紙裡再丟入抽水馬桶沖掉、或吐在衛生紙裡燒掉。

(丙)了解個案居家環境衛生,並給予指導。

(丁)指導於傳染期間,應盡量勿出入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不得已必須外出時,應配戴口罩。因其他疾病原因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師結核病情形。

(戊)給予個案心理支持。

丁、接觸者檢查:收集確診個案接觸者身分資料並開立接觸者就醫轉介單、督促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5、隔離

鼓勵傳染性(痰陽性)結核病人若於客觀環境許可下,在發病後2週內住進負壓隔離病房,避免傳染給其他健康之人,病人只要依醫囑按時服藥2週後傳染力即降得很低;另如果為不合作之傳染性結核個案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四條進行強制隔離。

6、結核病接觸者檢查(附件六、七)

(1) 對象

指標個案確診後才執行接觸者檢查,接觸者檢查對象如下:

甲、 與指標個案共同居住者。

乙、 與指標個案一天內接觸8 小時以上之接觸者。

丙、 其他有必要進行接觸者檢查之個案另行專案處理。

(2) 檢查時間及方式(請參閱附件列表PDF檔案對照表)

甲、 通則:

(甲)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1個月內,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乙) 所有接觸者均進行胸部X光檢查,惟如半年內曾照胸部X光,並能提出診斷正常之證明者,可不必再作第一次檢查(如出現結核病疑似異常症狀,仍須隨時進行檢查),但該次檢查資料應登錄於疾管局之中央傳染病追蹤管理系統。

(丙) 接觸者如為孕婦,若可取得痰檢體,應先行查痰,如有咳嗽症狀者,由臨床醫師視情況決定是否安排胸部X光檢查,如有追蹤必要可於產後再行安排胸部X光檢查。

乙、 依指標個案傳染力及接觸者年齡有不同程度的接觸者檢查需求:

(甲) 指標個案為痰塗片或痰培養陽性或胸部X光有空洞之確診結核病個案:

a. 接觸者年齡13歲(含)以上:於指標個案確診1個月內和第12個月,至少各進行一次接觸者胸部X光檢查。

b. 接觸者年齡未滿13歲者:於指標個案確診1個月內除了進行胸部X光檢查外,需一併進行結核菌素測驗。

a) 接觸者第一次結核菌素測驗陽性及胸部X光檢查正常者,則必須再追蹤第12個月之胸部X光檢查。

b) 如第一次結核菌素測驗陰性,於第3個月時再做第二次結核菌素測驗。

c) 如同時符合以下二個條件:「指標個案於確診時即已按規服藥」以及「接觸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結核菌素測驗陰性」,則第12個月不需作胸部X光追蹤檢查。

(乙) 指標個案為痰塗片及培養皆為陰性且胸部X光無空洞之確診結核病個案:

a. 接觸者年齡13歲(含)以上:於指標個案確診1個月內進行接觸者胸部X光檢查。

b. 接觸者年齡未滿13歲者:

a) 於指標個案確診1個月內進行胸部X光檢查和一次的結核菌素測驗。

b) 接觸者第一次結核菌素測驗陽性及胸部X光檢查正常者,則必須再追蹤第12個月之胸部X光檢查。

(丙) 指標個案為單純肺外結核者:其接觸者不論年齡於指標個案確診1個月內進行第一次胸部X光追蹤檢查,結果如為正常者則第12個月不需再進行複查。

(丁) 當指標個案被通報為多重抗藥性肺結核(MDRTB)個案時,自被通報MDRTB日1個月內,其接觸者應再次完成胸部X光檢查,日後每隔半年進行乙次追蹤檢查,且持續追蹤2年。

(戊) 慢性傳染性肺結核個案接觸者,則每年應進行追蹤複查一次。

(3) 檢查地點

甲、 結核菌素測驗:

至各衛生所或慢性病防治所免費檢查及判讀或至有施打結核菌素之醫療院所檢查,惟有些醫療院所收取前揭測驗之成本與健保之差額,為減輕個案檢查費用負擔,建議轉介至各衛生所或慢性病防治所免費檢查及判讀。

乙、 胸部X光檢查:

(甲) 持TB接觸者就醫轉介單至中央健康保險局之特約醫療院所之胸專,感專或結核專科門診就醫檢查,其部分負擔之費用由疾病管制署支付。

(乙) 30人以上團體可連繫疾病管制署該管分局,協調日程派X光巡迴車到學校檢查。如無法於短期內排定日程或30 人以下及特殊狀況則由疾病管制署該管分局自行考量是否配合辦理或由地方衛生機關轉介。

7、治療方法(各類結核病人之治療處方請參閱附件列表PDF檔案)

目 前的結核藥物非常有效,雖然要把個案治療到不易復發需要長達半年以上的時間,但是只要能夠規則服藥,原本具傳染性的個案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傳染性降下 來。因此勤於訪視個案,嚴密監控個案的治療情形,確保醫師所開立的每一劑結核藥物都被規則服下,是保護其他人不受感染最重要的原則。

8、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Treatment of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 LTBI)

潛 伏結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LTBI)之治療是進一步根除結核病的重要策略。台灣是結核病中高負擔國家,當病人發現率和治療成功率隨著都治計畫及接觸者檢查的落實持續改善、進步, 此時,選擇性的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Targeted LTBI treatment)可作為輔助策略。

根 據結核菌的感染機制,一健康人受到結核菌感染後,通常並不會立即發生結核病之症狀,而結核菌可長期潛存在宿主體內伺機發病(endogenous reactivation),一般人受到感染後一生中約有5-10%機會發病,感染後,一年內的發病機率最高,隨著時間的進程,發病機率則會遞減。諸多國 際間之研究結果亦顯示,與傳染性肺結核個案之接觸者如為幼童,則終其一生的發病機率高達17%,較成人接觸者發病機率的5%高。本國對接觸者之追蹤資料亦 顯示,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加拿大資料顯示,若不提供兒童接觸者接受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則其後會轉為個案者多在前2年內發生,而5歲以下之兒童則為發病之主要年齡群。此 外,HIV陽性者受到結核菌感染後,發病機率亦較一般族群高很多,每年約有10%的發病機會。在受到感染後到發病前的這一段期間(即潛伏結核感染期, LTBI),體內潛伏存活的結核菌數量並不多,若施予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則可有效減少日後發病的機會。

(4) 實施對象:

依 感染後發病機會高、服藥順從度高、藥物成本及服藥安全性高等層面考量,逐步擴大納入執行之對象。目前以傳染性肺結核病確診個案(痰塗片或痰培養陽性或胸部 X光有空洞)之未滿13歲接觸者,並須經「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合作醫師」評估通過者,為政策推動對象(請參閱附件列表PDF檔案)。

惟接觸者之年齡如果大於13歲(含),但經合作醫師評估仍須進行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者,亦可納入。參加之對象應提供LTBI就診手冊,俾減免部分負擔費用,且應於關懷員每日之直接觀察治療(DOPT)下服藥。

接觸之指標個案如為單純肺外結核個案(胸部X光正常且痰抹片及痰培養均為陰性)或痰抹片痰培養皆陰且無開洞者則不納入,除非發現該接觸者另有接觸到符合上開條件之個案。

(5) 可能接觸之結核菌具isoniazid 感受性或藥物感受性未知時,建議使用isoniazid 10 mg/kg (最高劑量300 mg),每日服用一次,持續9個月。可能接觸之結核菌具isoniazid 抗藥性時,不建議潛伏感染治療。

(三)都治策略

為了提昇結核病的防治績效,同時也為了解決抗藥性的問題,保護重要的結核藥物(特別指RIF),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各國推行DOTS(都治)策略,希望能夠發現70%痰塗片陽性結核病患,並且治癒其中85%的病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闡述,一個成功的都治策略包含五大要素:

1、政治的承諾:以確保持續性地提供足夠的資源,作為結核病防治所需。

2、良好品質的診斷:利用被動發現,配合痰塗片檢查儘早找出最具傳染性的病患、並追蹤其治療成效。

3、良好品質的結核藥物,包括無間斷的結核藥物提供。

4、採用標準的短程化學療法,並在關懷員直接觀察下讓病患規則服下每一劑結核藥物。

5、監督機制:從結核病患的治療成效(治療後的痰陰轉比率)到結核病防治策略的績效,都必須有實證的資料評估及世代分析。

(四)都治執行內容

1、住院都治病人出院後或者未住院而符合參加都治條件之結核病人,於居家治療期間,均應接受社區都治。由病人所屬管理單位之縣巿衛生局督導、協調轄下都治團隊(可由醫療院所、衛生所或慢性病防治所擔任),指派選任適合之都治關懷員進行社區都治。

2、關懷員觀察送藥方式:

(1)關懷員送藥到約定地點:由都治關懷員送藥到與病人約定好之地點,關懷目睹病人服藥。

(2)個案到點服藥:依病人意願,病人自行至都治站,於關懷員或者地段管理人員等目視下服藥。

(3)病人服用之抗結核藥物應妥適保存於都治站之專用藥物保存防潮櫃,且每位病人均應備有清楚之個案姓名、藥物、處方、管理人及領藥紀錄等。

(4)辦理關懷員之職前及在職訓練:每年均應依本局對於關懷員訓練之規定,辦理符合時數以上及相關課程之訓練。

3、 住院都治與社區都治之轉銜:住院都治者出院前(轉社區都治前)應由病人管理單位或者協調醫院所在地之衛生所指派地段管理人員到院訪視病人至少一次,如可 能,則與未來之社區關懷員共同前往,進行病人出院後回到社區執行都治簡介,並與醫院結核病個案管理專員進行病人回到社區之轉銜交接。

(五)結核病患納入都治(DOT)流程如下圖所示:(請參閱附件列表PDF檔案)

結核病患納入都治(DOT)流程簡圖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skin168.com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疾病,是一全球性的慢性傳染病,在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家尤其盛行。在臺灣一年四季都有病例,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老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結 核菌是一種好氧性的抗酸性細菌,進入人體後,不會立即產生反應,大約95%的病患第一次感染結核桿菌時,會因為身體免疫力所以不會直接發病(稱為潛伏結核 感染),但是日後可能因為再次感染而發病,只有5%的病患第一次感染結核桿菌時,結核桿菌會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肺外結核(例如結核性腦膜炎)。

南投縣南投縣台中市台中市台北市台北市台南市台南市台東縣台東縣嘉義市嘉義市嘉義縣嘉義縣基隆市基隆市宜蘭縣宜蘭縣屏東縣屏東縣彰化縣彰化縣新北市新北市新竹市新竹市新竹縣新竹縣桃園市桃園市澎湖縣澎湖縣花蓮縣花蓮縣苗栗縣苗栗縣連江縣連江縣金門縣金門縣雲林縣雲林縣高雄市高雄市0 – 01 – 56 – 5051 – 500> 501全國結核病本國籍地理分佈(2016年01週-2016年27週)

查看大圖

> 疾病資訊

傳播方式:

結核病的主要傳染途徑是飛沫與空氣傳染。主要是因為帶菌的結核病患者常在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 時,產生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如果不小心吸入患者產生的飛沫,就有可能感染。結核病不會經由衣服或食器傳染。另如果飛沫黏在空氣中的小塵埃中,即使飛沫乾 燥後,飛沫殘核仍然可能造成感染,因此即使離開感染源甚遠,如果不小心吸入患者產生的飛沫殘核,仍然有可能感染,這就是所謂的空氣感染。結核病的傳染途徑 通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與病患的接觸時間長短、是否具有良好的通風環境,也是影響被傳染機會的重要因素。

潛伏期:

(一). 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根據結核菌的感染機制,健康人受到結核菌感染後,通常並不會立即發生結核病之症狀,而結核菌可長期潛存在宿主體內伺機發病(Endogenous reactivation);受到感染後到發病前的這段期間(即稱潛伏結核感染期, LTBI),一般人受到感染後一生中約有510%機會發病,感染後,一年內的發病機率最高,隨著時間的進程,發病機率則會遞減。諸多國際間之研究結果亦顯示,與傳染性肺結核個案之接觸者如為幼童,則終其一生的發病機率高達17%,較成人接觸者發病機率的5%高。

潛伏結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由於尚未發病,是不會傳染給旁人的,但在不久的將來,有相當高的可能性會發病,如能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則可有效減少日後發病的機會。本國對接觸者之追蹤資料顯示,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加拿大資料顯示,若不提供兒童接觸者接受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則其後會轉為個案者多在前2年內發生,而5歲以下之兒童則為發病之主要年齡群。此外,HIV陽性者受到結核菌感染後,發病機率亦較一般族群高很多,每年約有10%的發病機會。現行的潛伏結核感染治療是感染者經由醫師評估後,給予isoniazid 9個月,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二). 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理論上,只要痰裡含有活的結核桿菌即屬可傳染期,而其傳染力大小決定於排出的結核菌的數目、毒性、環境陰暗潮濕因素、通 風程度、結核菌有無曝曬在陽光或紫外線下,以及病人在談話、咳嗽及打噴嚏時造成飛沫的機會大小等因素,而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通常在2週內即可大大的降 低其傳染力。

(三). 感受性及抵抗力(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結核菌進入體內後經過約6~8週的繁殖,數量達1,000~10,000隻之後,其抗原即足以激發宿主產生細胞型免疫反應 (Host cellular mediated immunity),引發乾酪性壞死(Caseous necrosis),即所謂遲發型過敏反應(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經過宿主免疫控制過程後,初發病灶(Primary foci)通常自然好轉,並不立即發病,然而此時結核菌並未完全清除,仍有少數結核菌仍潛伏在體內伺機發病。如果宿主細胞型免疫功能不全,結核菌即可能以 初發病灶為根據地發病,即為初發性結核病(Progressive primary TB);一般兒童型的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粟粒性肺結核多屬這類結核病。在盛行率低的國家或地區,老年人的案例,大部分由潛在的感染病灶再活化而來,至 於其他易罹患結核的高危險群包括:

1.糖尿病、2.塵肺症、3.接受過胃切除手術、4.營養不良、5.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6.免疫機能不全者、

7.末期腎臟病患者、8.山地鄉住民、9.老年族群。

發病症狀: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初發病時往往沒有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且症狀過程緩慢,時好時壞,甚至於侵犯 之器官不限於肺部,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使診斷更加困難;在臺灣比較常見的肺外結核是淋巴結核及骨結核,其次為 結核性腦膜炎,但肺外結核的發生率遠比肺結核來得低。在初感染時,大約95%的人會因自身的免疫力而未發病(即潛伏結核感染),但會有終身再活化 (Reactivation)的潛在危險,只有5%的人在初感染後結核菌會經由血行或淋巴液之散播造成肺內或肺外結核(如:結核性腦膜炎)。經過初感染而 未發病的人,日後也可能因外在再感染(Exogenous reinfection)而發病。臨床上病人常見的症狀有咳嗽、胸痛、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咳血等。唯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用。所以要診斷結核病必須綜合臨床表現,加上放射線學之變化,最後再以實驗室檢驗加以證實,才算完整。因此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狀 (如咳嗽超過兩週),宜儘速就醫。

預防方法:

預防方法:

(一). 認識疾病之傳染方式及可能的症狀,以便能早期就醫、早期診斷與治療。

(二). 改善居住環境,避免過度擁擠,以減少疾病傳染機會。

(三). 對於指標個案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接觸者檢查,以發現未診斷的感染源及未發病的潛伏感染者,潛伏結核感染者由於尚未發病(感染不等於發病),是不會傳染給旁 人的。對於指標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潛伏結核感染者經醫師評估後,進行預防性投藥及潛伏結核感染治療,是最佳的預防方式。

(). 卡介苗的接種:接種卡介苗之目的係在人體尚未受到第一次自然感染前,先用疫苗造成人工感染,使人體免疫系統認識結核菌抗原,以避免有害的結核菌在初次自然感染時引發進行性初發性結核病(Progressive primary tuberculosis)。目前我國卡介苗接種的政策是:

* 出生滿5個月接種(建議接種時間為出生滿5-8個月)

* 長住高發生率地區或即將前往結核病高盛行國家,可建議家屬考慮提早接種卡介苗。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一). 目前診斷結核病方式,可藉由:

1. 細菌學檢查:結核病的病原體是結核菌,因此,經由驗痰發現結核菌,才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痰裡有結核菌的病人,因為具有傳染性,也是結核病防治的重 點對象(稱為傳染性結核病或開放性結核病)。痰細菌學檢查一般採用塗片抗酸菌染色及結核菌培養二種方式,痰塗片可偵測出痰中細菌量大的病人;至於痰中細菌 量小的病患,即痰塗片陰性者,可藉由痰培養發現細菌。經過研究顯示,同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2. 胸部X光檢查:當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時,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病人的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之數據,作為肺結核的臨床診斷依據(稱非傳染性結核病或非開放性結核病)。

3. 病理切片: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恐須透過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物的技術,進行診斷。經確診,若給予適 當的抗結核藥物治療,結核病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痊癒(Cure),但若不予治療,則在3年內,約有一半的病人會死亡。

(二). 如何評估是否感染結核菌:

1. 結核菌素測驗(Tuberculin skin test,簡稱TST):結核菌素是萃取自結核菌的蛋白質,結核菌素測驗係以一定量之結核菌素注入動物或人體之皮內,查看有無特異之過敏反應現象,最主要 是用於檢查潛伏感染,而非結核病。人體第一次受到結核菌侵入後,無論是自然感染或人工感染(卡介苗接種),一般都在4~8週後,結核菌素測驗反應由陰性轉 為陽性。目前廣為各國所使用的結核菌素有PPD-S、及PPD RT23二種;自2001年9月1日起,臺灣採用PPD RT23 2TU。一些免疫機能不全(如愛滋病)或受損(使用免疫抑制劑者)及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的人,或肺結核已發作時,TST有可能呈現陰性反應或 甚至出現無反應之情況,故TST只能當作診斷結核病之輔助工作。

2. 其他:如利用血液測試方法,測量患者對結核細菌的免疫反應。

(三).治療原則:

結 核病是個可治癒的疾病,同時在多種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之下,按規服藥2週內即可大大的降低其傳染力,持續按規服藥至少6個月以上即可完全治癒,因此,如 有疑似結核病症狀(如:咳嗽超過兩週),應儘速就醫。而為避免治療中斷導致治療時間延長,建議患者皆應納入都治計畫。都治計畫: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 位結核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都治計畫」),由於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而且有部分人員因為自身體質等因素,可能會有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用,藉由經過訓練的關 懷員執行「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再走」,關懷結核病個案服藥治療過程,有效降低個案抗藥性的產生,提高治癒的成功機率,重拾健康。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skin168.com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測驗答案-認識流感疫苗

疾病管制局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 線上課程課後測驗解答

主題:認識流感疫苗

Hello~本文之完整版已搬遷至  http://www.skin168.net/2015/04/CDC-influenza-vaccine.html   ,謝謝!

 

問題一
題目: 有關現階段不活化流感疫苗之相關研究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單選題)
選項:

  接種後保護效果約可持續3~5年不等。
  所有年齡層對象於接種後保護效力均可以達到80~90%。
最常被用來檢驗流感抗體的方法是血球凝集抑制試驗。
  以上皆非。

問題二
題目: 有關流感疫苗含汞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單選題)
選項:

以下皆非。
  部分流感疫苗中含有甲基汞與乙基汞用以保存疫苗。
  民眾對於流感疫苗含汞的質疑,主要係擔心其可能會對接種者的神經系統及生殖系統有不良的影響。
  甲基汞與乙基汞均可為人體代謝。

問題三
題目: 有關各類疫苗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單選題)
選項:

  活性減毒疫苗為減弱病原毒性,理論上這種疫苗刺激免疫系統的能力 較強,但有些微致病的風險。
  DNA疫苗則是將目標細胞的基因片段接種到人體,讓病原基因在體內 製造相關抗原以引起人體免疫反應。
  不活化疫苗是將病原去活性後再接種到人體,使人體的免疫系統辨識,進一步產生免疫力。
以上皆是。

問題四
題目: 有關疫苗保護效力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單選題)
選項:

  疫苗保護效力的差異主要是源自於不同藥廠生產所致
  9成以上的疫苗均需僅接種1劑即可有足夠的保護效力。
  疫苗接種者在接種後之保護效力均達90%以上時,才能夠有群體免疫的效果。
以上皆非。

問題五
題目: 疫苗添加佐劑的好處包括:   (單選題)
選項:

以下皆是。
  促進致免反應。
  降低疫苗抗原劑量。
  增進免疫反應的品質。

問題六
題目: 有關雞蛋過敏與接種疫苗之敘述,請選出正確的組合? A:不活化流感疫苗及鼻噴型的活性減毒流感疫苗,其病毒抗原多是來自雞胚培養; B:雞蛋過敏大部分開始年齡為2歲以後; C:過去研究指出對雞蛋過敏的兒童,18歲以前80∼95%都會發展出耐受性。  (單選題)
選項:

  AB
  BC
AC
  ABC

問題七
題目: 基本上,有關流感疫苗安全事件因果關係的判斷需要有對照的觀念,然針對發 生率很低的疾病/不良事件,臨床試驗的個案數通常不足以分辨因果關係,此時 可用那些數據對照觀察疫苗接種是否與疾病/不良事件真有因果關係? A:該疾病於疫苗接種後的死亡率統計; B:不接種疫苗時該疾病發生之背景值; C:該疾病於疫苗接種後的發生率統計; D:不接種疫苗時該疾病的重症比率。  (單選題)
選項:

  AC
  AB
  BD
BC

問題八
題目: 有關疫苗的原理,下列何者正確?  (單選題)
選項:

疫苗是將對人體無害的病原體注入人體,讓人體有類似自然感染的效果,幫助免疫系統辨識與記憶。
  疫苗是將病毒的抗體注入人體,以強化人體的免疫系統。
  疫苗是將抗病毒藥物注入人體,使人體免於病毒侵襲。
  疫苗是將人體免疫系統中的細胞注入人體,使人體的免疫系統中有更多細胞可以對抗病毒。

問題九
題目: 有關Guillain-Barré症候群(GBS)與流感疫苗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單選題)
選項:

  GBS係肇因於周邊神經或是神經根受到傷害,引起各種程度不同的肢體麻痺、感覺麻痺以及自主神經的麻痺。
  過去有研究指出,感染流感病毒後發生GBS的機率,顯著高於接種流感疫苗發生GBS的機率。
  除了1976年美國的豬流感疫苗以外,接種流感疫苗後發生GBS的機會極低,且現階段尚無完整致病機轉可解釋。
以上皆是。

問題十
題目: 過去研究曾指出,15歲以下兒童具有流感的A:高侵襲率;B:高住院率 ;C:高死亡率。  (單選題)
選項:

AB
  AC
  BC
  ABC

問題十一
題目: 有關現階段對於鼻噴劑型活性減毒流感疫苗之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單選題)
選項:

較適用於流感高危險族群。
  適用年齡範圍為2歲至49歲。
  不適用於2歲以下與2至4歲反覆性喘鳴兒童。
  亦可與其它疫苗同時接種。

問題十二
題目: 有關慢性病患與流感疫苗接種之相關敘述,請選出正確的組合? A:多數研究指出流感疫苗具有顯著降低流感引起哮喘發作的機率; B:過去有研究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接種流感疫苗,並不會造成COPD惡化; C:現階段已有許多完整的研究證實支氣管擴張患者接種流感疫苗具有正面效益; D:接受化療的兒童,因為免疫力的下降,而容易併發各種感染性疾病,其中也包含了流感。  (單選題)
選項:

  AD
  BC
BD
  AC

問題十三
題目: 有關現階段我國流感疫苗接種效益之研究,下列何者正確?  (單選題)
選項:

  過去研究曾發現未添加佐劑之流感疫苗並不具顯著效益。
  過去研究曾發現流感疫苗效益在性別間存有顯著差異。
  過去研究曾發現老人接種不同廠牌之流感疫苗,在效益上具有顯著差 異。
過去研究曾發現老人接種流感疫苗可顯著降低住院和死亡風險。

問題十四
題目: 有關孕婦與流感以及流感疫苗接種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單選題)
選項:

  現階段各國研究資料多顯示,孕婦罹患流感併發重症之風險較一般人為高。
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自2004年開始,建議只有第1及第2孕期之孕婦,於流感季節期間應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經由胎盤傳染給胎兒的情況相當罕見。
  過去研究顯示,接種流感疫苗的孕婦,其接種後需剖腹率、早產率、及胎兒發生先天性異常之比率亦沒有明顯偏高。

問題十五
題目: 雞 胚培養現階段仍是流感疫苗製程必要的步驟,但未來倘發生肇因於禽流感的流感大流行,大量雞隻死亡使製造疫苗的雞胚胎蛋嚴重缺乏,流感疫苗產量可能將不足因 應流行疫情,請問下列那一項病毒疫苗的生產技術,是未來可能被應用在流感疫苗生產?  (單選題)
選項:

  以細菌培養之生產技術。
以細胞培養之生產技術。
  以組織培養之生產技術。
  以上皆是。

問題十六
題目: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單選題)
選項:

  病毒於低溫下存活力強,高溫下則易致病毒不活化。
人類流感病毒依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為A、B、C三型,其中,A型及B型流感病毒除了感染人類還可能出現跨物種間的傳播。
  北半球流感流行季約在每年11月至隔年3月間,南半球流感流行季則是約在每年6月至9月間。
  呼吸道的飛沫傳染為流感傳染的主要途徑。

問題十七
題目: 有關流感疫苗含汞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單選題)
選項:

以下皆非。
  部分流感疫苗中含有甲基汞與乙基汞用以保存疫苗。
  民眾對於流感疫苗含汞的質疑,主要係擔心其可能會對接種者的神經系統及生殖系統有不良的影響。
  甲基汞與乙基汞均可為人體代謝。

問題十八
題目: 有關疫苗保護效力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單選題)
選項:

  疫苗保護效力的差異主要是源自於不同藥廠生產所致
  9成以上的疫苗均需僅接種1劑即可有足夠的保護效力。
  疫苗接種者在接種後之保護效力均達90%以上時,才能夠有群體免疫的效果。
以上皆非。

問題十九
題目: WHO強烈建議65歲以上老人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主要係基於?  (單選題)
選項:

  敬老尊賢。
老人為流感高風險族群,感染流感後有較高的風險致重症或死 亡。
  老人為流感高傳播族群,感染流感後有較高的風險會迅速傳染給其它年齡層對象。
  以上皆是。

問題二十
題目: 有關疫苗免疫效果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單選題)
選項:

  群體免疫是指接種疫苗之後,除了接種者本人外,周遭的人也因此得到保護的效果。
  疫苗的致免力是指接種疫苗後,引起免疫反應的高低,一般以抗體高低為測量標準。
少數人接種疫苗後不會產生保護性抗體以上效價的致免力,這群人只要追加疫苗劑量,即都可以產生足夠的致免力。
  少數人接種疫苗後不會產生保護性抗體以上效價的致免力,這群人只要追加疫苗劑量,即都可以產生足夠的致免力。

 

課程簡介

流感病毒及症狀簡介、流感疫苗效益分析及探討流感疫苗的安全性。
(另因部分測驗題庫係參考『認識流感疫苗』教學手冊內容,故請學員上完本門課程後,也能觀看『認識流感疫苗』教學手冊內容,以利考試順利)

課程目標

希望學員上完本課程後能對流感疫苗有更多的了解。

建議先修課程

季節性流感課程

課後建議

1.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認識流感疫苗  教學手冊
(http://www.cdc.gov.tw/ct.asp?xItem=33855&ctNode=78&mp=1)
2.疾病管制局-流感防治網  >  疫苗接種
(http://flu.cdc.gov.tw/np.asp?ctNode=3877&mp=150)

講師介紹

講師:李秉穎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skin168.com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測驗答案-鼠疫


Hello~我是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本站搬家囉!

由於Yahoo奇摩部落格將停止服務,
本文之完整版已搬遷至 
http://www.skin168.net/2013/10/cdc-plaque-test-ans.html,謝謝!

疾病管制局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 線上課程課後測驗解答

主題:鼠疫

問題一
題目: 田野工作者在執行工作時不需採行有效防止跳蚤叮咬的措施,例如使用殺蟲劑,穿長袖衣褲等   (單選題)
選項:
 
不是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二
題目: 當某名病患符合鼠疫臨床描述症狀,但無推定檢驗及確認檢驗的結果時該名病患應被判為   (單選題)
選項:
疑似病例
  可能病例
  確認病例
  以上皆非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三
題目: 相關工作人員執行鼠類採檢時,在一般期間的防護裝備包括   (單選題)
選項:
  一般作服、外科口罩
  帽子、雨鞋及橡膠手套
以上皆是
  以上皆非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四
題目: 鼠疫死者的屍體在處理時,務必符合無菌操作的規定,避免遭受感染   (單選題)
選項:
  不是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五
題目: 鼠疫的潛伏期一般為1-7天;而肺鼠疫的潛伏期較長一般為8-10天   (單選題)
選項:
 
不是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六
題目: 避免感染鼠疫最主要的預防措施為   (單選題)
選項:
  避免跳蚤叮咬及接觸具感染性的組織
  避免暴露於肺鼠疫病人活動地區
以上皆是
  以上皆非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七
題目: 不用擔心!!鼠疫不能用來作為生恐的武器之一   (單選題)
選項:
 
不是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八
題目: 未經治療的原發性敗血性鼠疫及肺鼠疫幾乎都會致死   (單選題)
選項:
  不是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九
題目: 鼠疫是種存在囓齒類及其跳蚤的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疾病嗎?   (單選題)
選項:
  不是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十
題目: 當某名病患符合鼠疫臨床描述症狀,且確認檢驗陽性者,該名病患應被判為   (單選題)
選項:
  疑似病例
  可能病例
確認病例
  以上皆非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CDC-生物恐怖攻擊歷史及常見生物武器的病源


Hello~我是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本站搬家囉!

由於Yahoo奇摩部落格將停止服務,
本文之完整版已搬遷至 
http://www.skin168.net/2013/10/cdc-biologic-attack-test-ans.html,謝謝!

疾病管制局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 線上課程課後測驗解答

主題:生物恐怖攻擊歷史及常見生物武器的病源認識與介紹(100年度)

問題一
題目: 肉毒桿菌毒素何者有誤?   (單選題)
選項:
  潛伏期短
  中毒症狀為虛脫、呆滯、視覺模糊等
死亡率低
  通常為誤食毒素而感染
問題二
題目: 鼠疫之敘述何者為誤?   (單選題)
選項:
  有腺鼠疫和肺鼠疫二類
  又稱為黑死病
因為鼠咬而得病
  潛伏期短,死亡率高
問題三
題目: 炭疽病中最常見的感染型式為何?   (單選題)
選項:
  注射型
  吸入型
  腸胃道型
皮膚
問題四
題目: 肉毒桿菌毒素之預防疫苗由幾種類毒素混合而成 ?   (單選題)
選項:
  一種
二種
  三種
  四種
問題五
題目: 皮膚型炭疽之敘述何者為非?   (單選題)
選項:
  為常見(95%)的感染形式
  為孢子進入皮下造成感染
感染處水腫並且出現劇痛之黑色焦痂
  未治療死亡率可達20%
問題六
題目: Yersinia pestis 造成的疾病為?   (單選題)
選項:
  黑腳病
  痛痛病
  傷寒
黑死病
問題七
題目: 最先用生物武器的年代和生物病源為?   (單選題)
選項:
14世紀使用plague
  21世紀用anthrax
  14世紀用anthrax
  18世紀用smallpox
問題八
題目: 炭疽菌的型態學特徵為?   (單選題)
選項:
  排列似竹節狀
  齊頭式短桿菌
  Gram (+)
以上皆是
問題九
題目: 黃熱病毒的潛伏期約為多久?   (單選題)
選項:
  1-2天
3-6天
  7-8天
  兩週
問題十
題目: 黃熱病傳染媒介為   (單選題)
選項:
  老鼠
  跳蚤
蚊蟲
  蟑螂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測驗答案-狂犬病

疾病管制局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 線上課程課後測驗解答

主題:狂犬病

問題一
題目: 狂犬病一般的潛伏期   (單選題)
選項:
  24小時
  3-5天
3-8週
  1年
問題二
題目:

咬人之犬貓 ,一般應繫留病臨床觀察幾天

  (單選題)

選項:
 

3

 

7

10

 

30

問題三
題目: 如發現疑似狂犬病的案例,應於多久通報衛生單位   (單選題)
選項:
24小時
  72小時
  1週
  2週
問題四
題目: 狂犬病的症狀發生後,下列何者為治療最有效的方法   (單選題)
選項:
  抗生素
  類固醇
  抗病毒藥物
目前無特別治療方法,僅能給予支持性治療
問題五
題目: 下列哪些症狀為狂犬病發病時的症狀   (單選題)
選項:
  咬傷部位異樣感
  恐水
  肌肉麻痺
以上皆是
問題六
題目:

下列哪些地點可取得狂犬病疫苗

  (單選題)

選項:
 

國際預防接種委辦醫院

 

疾病管制局分局

 

金門、連江、澎湖衛生局

以上皆是

問題七
題目:

下列何者為施打狂犬病疫苗可能之副作用

  (單選題)

選項:
 

局部腫脹、疼痛

 

頭痛、偶吐

 

蕁麻疹、全身

以上皆是

問題八
題目: 下列哪些地區是狂犬病疫情嚴重的地區   (單選題)
選項:
  中國
  印度
  非洲
以上皆是
問題九
題目: 台灣地區近十年發生狂犬病之境外移入案例來自於哪一個國家   (單選題)
選項:
  印度
  越南
中國
  泰國
問題十
題目: 狂犬病屬於第幾類法定傳染病   (單選題)
選項: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第四類

問題一
題目:

下列哪些人需要接受狂犬病暴露前預防注射

  (單選題)

選項:
 

前往大陸旅遊之旅客

進行狂犬病研究之實驗室工作同仁

 

長期居住於越南之居民

 

以上皆是

問題二
題目: 被哪些動物咬傷可能會得到狂犬病 ?   (單選題)
選項:
  狗、貓
  蝙蝠
  浣熊
以上皆是
問題三
題目:

狂犬病主要造成

  (單選題)

選項:

腦膜腦炎

 

蜂窩性組織炎

 

急性肢體麻痺

 

呼吸窘迫

問題四
題目: 下列方法何者為預防狂犬病的方法   (單選題)
選項:
  盡速清洗傷口15分鐘
  送醫做進一步治療
  依循醫師建議施打狂犬病疫苗
以上皆是
問題五
題目: 暴露後狂犬病疫苗之注射第一劑之注射時間   (單選題)
選項:
咬傷後立即注射
  第3天
  第4天
  第14天
問題六
題目: 狂犬病的症狀發生後,下列何者為治療最有效的方法   (單選題)
選項:
  抗生素
  類固醇
  抗病毒藥物
目前無特別治療方法,僅能給予支持性治療
問題七
題目: 狂犬病一般的潛伏期   (單選題)
選項:
  24小時
  3-5天
3-8週
  1年
問題八
題目:

下列哪些檢驗方法用於檢測狂犬病病毒

  (單選題)

選項:
 

病毒培養

 

分子生物方法檢測遺傳物質

 

抗體檢測

以上皆是

問題九
題目: 暴露後狂犬病疫苗注射之劑次為何 ?   (單選題)
選項:
  1劑
  2劑
  3劑
5劑
問題十
題目: 如發現疑似狂犬病的案例,應於多久通報衛生單位   (單選題)
選項:
24小時
  72小時
  1週
  2週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測驗答案-炭疽病

疾病管制局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 線上課程課後測驗解答

主題:炭疽病

◎共有10題

問題一
題目:

炭疽桿菌作為生物戰劑時是以什麼形式?

  (單選題)

選項:
 

藉由菌體透過空氣傳染菌體

藉由孢子透過空氣傳染

 

藉由毒素透過空氣傳染

 

以上皆非

問題二
題目:

炭疽病下列那一項描述正確?

  (單選題)

選項:

炭疽是一種古老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炭疽是一種新興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炭疽是一種病毒型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以上皆非

問題三
題目:

炭疽病下列那一項描述正確?

  (單選題)

選項:
 

人與人間之傳染是血體液傳染

受炭疽桿菌孢子污染之土壤,多年後仍具有感染力

 

人與人間之傳染機率相當高

 

以上皆非

問題四
題目:

炭疽病好感染於那一年齡層?

  (單選題)

選項:
 

嬰兒

 

青壯年

 

老年人

各年齡層均會感染

問題五
題目:

旅行業者於帶團入境時即發現團員有健康狀況,應如何處理?

  (單選題)

選項:

於入境時即通報機場檢疫單位

 

不用通報請其自行就醫

 

入境後才向衛生單位通報

 

以上皆非

問題六
題目:

腸胃型炭疽之檢體送檢驗何者正確?

  (單選題)

選項:
 

血液培養:以無菌血針筒抽出適當的血液,注入血液培養瓶。

 

糞便:把大於5公克的糞便置入乾淨乾燥廣口且不滲漏的容器中。

 

直腸拭子:無法取得糞便之患者,以直腸拭子深入肛門括約肌1英吋

以上皆是

問題七
題目:

自然狀況下,以那一型炭疽病最常見?

  (單選題)

選項:

皮膚型炭疽病

 

吸入型炭疽病

 

腸胃型炭疽病

 

以上皆非

問題八
題目:

炭疽病感染來源之調查重點為?

  (單選題)

選項:
 

與草食動物之飼品與製品接觸情形

 

與疑似生物恐怖攻擊事件接觸之人、事、物調查

 

與草食動物接觸情形

以上皆是

問題九
題目:

炭疽病之主要治療方式?

  (單選題)

選項:
 

抗病毒藥劑治療

 

干擾素治療

 

症狀治療

以上皆非

問題十
題目:

炭疽桿菌亦可經下列那些傳染傳染?

  (單選題)

選項:
 

動物皮毛

 

動物皮製品

 

動物飼料

以上皆是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傳染病學習網-災難及緊急事件應變演習之規劃


疾病管制局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 線上課程課後測驗解答

主題:災難及緊急事件應變演習之規劃(100年度)

◎共有10題

問題一
題目: 進行災難演習的原因包含了應付政治與公眾的壓力,向群眾證明單位已充分準備。   (是非題)
選項: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二
題目: 災難演習的事後評估等演習過後再進行即可。   (是非題)
選項: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三
題目: 台灣災難演習應該朝更逼真、更接近臨場感的方向改進,才能將災難真正發生時的狀況都預演過。  (是非題)
選項: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四
題目: 雖然災難演習要避免劇本式的演練,但整體演習的流程和程序仍須要事先製備與構思。   (是非題)
選項: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五
題目: 災難演習中的指揮功能在台灣通常無法發揮。   (是非題)
選項: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六
題目: 災難演習中控制者的角色主要負責控制演習現場所有角色的定位和評估。   (是非題)
選項: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七
題目: 台灣的災難演習牽涉的層級普遍都很高,但技術層面的操作卻多屬於低階的技術面操作。   (是非題)
選項: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八
題目: 災難現場的狀況通常是「傷病患的數目老是比應變人員多,而應變人員的數量,又比器材多,等到器材 一夠,前述兩類人都不見了」。   (是非題)
選項: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九
題目: 災難應變評估的困難包含了無法以結果為指標,只能以近似的成效為指標。   (是非題)
選項: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問題十
題目: 災難演習中,假傷患在哪一類型的演習中出現即可?   (單選題)
選項:
  功能性演練
  桌上型演練
  狀況劇演練
實兵演練
結果: 恭喜您答對了,有概念喔。

課程簡介
1.災難演習的概念        
  (1)災難應變規劃評估的困難之處
  (2)災難應變概念架構
  (3)演習所扮演的角色        
2.台灣的災難演習現況        
  (1)台灣的演習常見的特色        
  (2)台灣演習的三大假設      
  (3)他山之石—英國緊急應變作業的基本觀念與演習的焦點        
3.演習規劃八步驟        
  (1)確認目的      
  (2)訂出危害、地區及規模        
  (3)訂出演習的型式及實例        
  (4)組織演習規劃架構        
  (5)撰寫演習之主要場景敘述        
  (6)撰寫演習之詳細場景敘述      
  (7)列出期待的應變作為      
  (8)準備相關的訊息文稿        
4.結論        
  (1)最後的考慮                
  (2)演習為何會迷失?        
  (3)未來演習規劃的建議 

課程目標
1.能簡述災難演習的概念        
2.能概述台灣災難演習現況        
3.能提列並概述演習觀畫之八步驟              
講師介紹
講師:石富元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答案-認識流感抗病毒藥劑

疾病管制局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 線上課程課後測驗解答

主題:認識流感抗病毒藥劑(100年度)

問題一
題目: 以下何者是『流感病毒』的特徵?   (單選題)
選項:
  具有套膜
  病毒表面只有H抗原與N抗原
  冬天是主要的流行季節
以上皆是
問題二
題目: 以下何種抗病毒藥物對流感病毒有效?   (單選題)
選項:
  Amantadine
  Zanamivir (Relenza-瑞樂沙)
  Oseltamivir (Tamiflu-克流感)
以上皆是
問題三
題目: 流行性感冒與一般感冒的比較,何者為對錯誤?   (單選題)
選項:
  流感較嚴重,無法工作或上課
  流感較容易併發肺炎或腦神經症狀
  流感常有全身性症狀如肌肉酸痛
以上皆無錯誤
問題四
題目: 有關兒童在流行性感冒傳播上扮演的角色,以下何者是正確的?   (單選題)
選項:
  學齡兒童常常是家中流感的傳播者
  兒童散發流感病毒數量較多且期間長
以上皆是
  以上皆非
問題五
題目: 有關『流感』的診斷依據,何者是正確的?   (單選題)
選項:
  臨床症狀如感冒症障+肌肉酸痛與倦怠感等
  流感病毒培養陽性
  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測試為陽性反應
以上皆是
問題六
題目: 流感併發重症的條件,以下何者錯誤?   (單選題)
選項:
  肺部併發症
  神經系統併發症
  侵襲性細菌感染
以上皆是
問題七
題目: 有關『流感』的可傳染期,以下何者錯誤?   (單選題)
選項:
  成人大約在症狀出現後3~5天
  小孩則可達到7~10天
  兒童較早開始排放病毒,且量較多,時間較久
以上皆無錯誤
問題八
題目: 以下有關『流感病毒』的敘述,何者為對?   (單選題)
選項:
A型流感亦可感染多種家禽與家畜
  B型流感亦可感染多種家禽與家畜
  C型流感亦可感染多種家禽與家畜
  B型流感變異性最大
問題九
題目: 疑似流感病例的檢體採集注意事項,何者是正確的?   (單選題)
選項:
採集部位以鼻咽或口咽部為佳
  採集扁桃腺部位也不錯
  痰液也是很好的病毒培養檢體
  以上皆是
問題十
題目: 以下何者非『流感』的特徵?   (單選題)
選項:
  常有肌肉酸痛現象
主要為空氣傳染
  常有學校及家庭內群聚感染
  常有倦怠及頭痛現象
問題十一
題目: 有關『流感』的抗原變異種類,以下何者是對的?   (單選題)
選項:
A型流感有抗原微變(drift)與抗原移型(shift)
  B型流感不會有抗原微變與抗原移型
  C型流感只有抗原移型
  以上皆非
問題十二
題目: 有關Oseltamivir (Tamiflu: 克流感 ) 的敘述,何者正確?   (單選題)
選項:
  治療性用藥為,每日2顆,連續5日
  預防性用藥為,每日1顆,連續10日
  副作用主要為腸胃不舒服
以上皆是
問題十三
題目: 流感抗病毒藥物投藥時機,以下何者是正確的?   (單選題)
選項:
  症狀出現48小時內服用,效果較好
  症狀的減輕以退燒效果最好
以上皆是
  以上皆非
問題十四
題目: 以下何種抗病毒藥物對 A 型流感病毒有效?   (單選題)
選項:
  Amantadine
  Rimantadine
  Oseltamivir (Tamiflu-克流感)
以上皆是
問題十五
題目: 有關『流感』的診斷依據,何者是正確的?   (單選題)
選項:
  臨床症狀如感冒症障+肌肉酸痛與倦怠感等
  流感病毒培養陽性
  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測試為陽性反應
以上皆是

課程簡介
本課程不適用Firefox瀏覽器,請使用IE瀏覽器。

認識流感:
1.何謂流感
2.認識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特性
3.流感與感冒的不同
4.流感的威脅嚴重性
5.流感的診斷

流感抗病毒藥物:
1.藥物種類
2.治療與預防性投藥
3.使用途徑與使用劑量
4.藥物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5.台灣流感抗病毒藥物儲備策略

課程目標
瞭解流感疾病的嚴重性,流感抗病毒藥物以及台灣防治流感的策略與藥物管控。     

課程進行方式
課程採簡報方式及實際操作影帶教學,學員於完成課程閱讀時數後,參加測驗,方可取得認證時數。 
 
講師介紹
講師:陳伯彥

學歷:

陽明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業
東海大學生物系畢業

現職: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科主任(1996~迄今)
 
經歷:
美國CDC腸道病毒研究腸道病毒科客座研究(2002~2003)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與微生物病毒室研究醫師(1994~1996)

CDC傳染病網-手部衛生資料收集、監測與評估

疾病管制局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 線上課程課後測驗解答

主題:手部衛生資料收集、監測與評估

問題一
題目: 手部衛生遵從率稽核表不可直接由下列何者來設計:  (單選題)
選項:
  洗手5時機定義
  WHO最新洗手稽核表
過去臨床操作的習慣
問題二
題目: 洗手相關設備稽核再配合臨床稽查的情況,不能觀察出洗手觀念是否真實應用至臨床現場  (是非題)
選項:
 
問題三
題目: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佔率配合洗手執行率統計可觀察推行洗手運動是否達降低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率之成效  (是非題)
選項:
 
問題四
題目: 環境清潔度的評估不能作為評估手部衛生成效的方法之ㄧ  (是非題)
選項:
 
問題五
題目: 透過相關問卷可以評估:  (單選題)
選項:
  所推行政策之可行性
  洗手教育訓練成效
  未來所執行策略之方向性
以上皆是
問題六
題目: 洗手耗材方面的統計可觀察院內同仁和病人及其家屬,在非稽核時間時的洗手情形  (是非題)
選項:
 
問題七
題目: 品質持續改善模式是透過何種方式來達成:  (單選題)
選項:
  思考想解決什麼?想實現什麼?
  思考如何確認進行的改變是改善
  測試
以上皆是
問題八
題目: 環境採檢之結果可作為感管師臨床收案菌株的比對對象  (是非題)
選項:
 
問題九
題目: 洗手認證可確認學員:  (單選題)
選項:
  能無誤完成洗手動作
  了解洗手五時機
  提升洗手的正確性及可近性
以上皆是
問題十
題目: 環境採檢所得結果可反應:  (單選題)
選項:
  公共區域環境清潔度
  臨床收案菌株比對之對象
以上皆是
問題十一
題目: 評估手部衛生推行情況,可以藉由下列何種方式來執行:  (單選題)
選項:
  資料收集
  監測
  評估
以上皆是
問題十二
題目: 環境採檢之結果可作為感管師臨床收案菌株的比對對象  (是非題)
選項:
 
問題十三
題目: 環境清潔度評估可選擇藉由採檢各加護中心之:再經由實驗室鑑定、統計及分析。  (單選題)
選項:
  公共行政區域
  公共區域之治療車於儀器
  各病室內外附屬之儀器與物品
以上皆是
問題十四
題目: 不可經由量測尋求改善空間及確認改善情況  (是非題)
選項:
 
問題十五
題目: 環境採檢所得結果可反應:  (單選題)
選項:
  公共區域環境清潔度
  臨床收案菌株比對之對象
以上皆是
問題十六
題目: 洗手認證可確認學員:  (單選題)
選項:
  能無誤完成洗手動作
  了解洗手五時機
  提升洗手的正確性及可近性
以上皆是
問題十七
題目: 指標收集的方式,可以用何種方式來進行:  (單選題)
選項:
  監測
  查核表
  實驗室檢驗
以上皆是
問題十八
題目: 洗手相關設備稽核再配合臨床稽查的情況,不能觀察出洗手觀念是否真實應用至臨床現場  (是非題)
選項:
 
問題十九
題目: 透過相關問卷可以評估:  (單選題)
選項:
  所推行政策之可行性
  洗手教育訓練成效
  未來所執行策略之方向性
以上皆是
問題二十
題目: 手部衛生遵從率稽核表不可直接由下列何者來設計:  (單選題)
選項:
  洗手5時機定義
  WHO最新洗手稽核表
過去臨床操作的習慣
問題二十一
題目: 洗手遵從率之統計可得知臨床洗手執行的情況  (是非題)
選項:
 
問題二十二
題目: 藉由監測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率可直接得知:  (單選題)
選項:
推行洗手運動是否達降低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率之成效
  手部衛生相關知識了解程度
  洗手設備設置率
問題二十三
題目: 洗手5時機指的是:  (單選題)
選項:
  接觸病人前、後
  乾淨/無菌技術前
  曝觸血體液後
以上皆是
課程簡介
1.  如何訂定手部衛生監測資料指標
2.  如何進行各項手部衛生指標的資料收集
3.  如何資料統計整理與回饋
4.  如何評估手部衛生推行的成效

課程目標
1.分享上課學員手部衛生指標資料收集與評估
2.讓上課學員學習應用於工作領域中

講師介紹
講師:詹明錦

CDC傳染病網-醫療照護相關的感染與手部衛生

疾病管制局  CDC傳染病數位學習網 線上課程課後測驗解答

主題:醫療照護相關的感染與手部衛生

問題一
題目: 下列何者不是最常見的臺灣醫療照顧相關感染率?  (單選題)
選項: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泌尿道感染
  血流感染
  呼吸道感染
問題二
題目: 為達有效之手部清潔,正確乾洗手的時間為下列何者?  (單選題)
選項:
  5-10秒
  10-15秒
  15-20秒
20-30秒
問題三
題目: 為達有效之手部清潔,正確濕洗手的時間為下列何者?  (單選題)
選項:
  10-20秒
  20-30秒
  30-40秒
40-60秒
問題四
題目: 全球醫療照顧相關感染率,何者為正確的敘述?  (單選題)
選項:
  在已開發國家中約有5-10%的病患受到感染
  加護病房感染率約為30%
  加護病房死亡率約為44%
以上敘述都正確
問題五
題目: 下列何者不會造成醫療照顧相關感染的影響?  (單選題)
選項:
  使疾病更嚴重
  延長住院天數
減少死亡率
  增加醫療費用負擔
問題六
題目: 如手上有明顯髒污或血、體液污染時,應選擇何種手部清潔方式?  (單選題)
選項:
  酒精式乾洗手
使用肥皂或清潔性洗手劑濕洗手
  清水洗手
  以上皆可以
問題七
題目: 臺灣醫療照顧相關感染之影響包括下列那些因素?  (單選題)
選項:
  住院天數延長
  增加額外的住院費用
  增加病患死亡風險
以上皆是
問題八
題目: 下列何者不是執行醫療照護時之洗手時機?  (單選題)
選項:
接觸病人周遭環境前
  執行乾淨及無菌操作技術前
  暴露病人體液風險後
  接觸病人後
問題九
題目: 醫療相關感染三要素(感染鏈)包括哪些?  (單選題)
選項:
  傳播途徑
  感染源
  宿主
以上皆是
問題十
題目: 醫療人員沒有遵從洗手的時機,原因有哪些?  (單選題)
選項:
  工作太忙忘記了
  已經有使用手套
  皮膚不適
以上原因皆是

課程簡介

簡單介紹醫療照護相關的感染,進而運用手部衛生來減少感染的發生率,希望要在對的時機用對的方法洗手,就可以減少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降低病人傷害拯救許多生命。

課程目標
1. 瞭解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的定義及所造成的影響
2. 瞭解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主要的傳播方式
3. 瞭解手部衛生和預防醫療照護相關感染
4. 瞭解WHO手部衛生執行方法與工具
5. 瞭解醫療照護時如何執行手部衛生
學員對象
■醫療人員    ■衛生人員
講師介紹
講師:王甯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