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管瘤根除性雷射治療法

Hello~我是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本站搬家囉!

由於Yahoo奇摩部落格將停止服務,
本文之完整版已搬遷至「如何永久根除汗管瘤?」:
http://www.skin168.net/2012/11/syringoma-treatment-permanent.html,謝謝!

如何永久根除汗管瘤?

汗管瘤根除性雷射治療法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汗管瘤(syringoma)是種常見疾病,傳統上常以鉺雅各或二氧化碳磨皮雷射治療,但這種傳統治療方式,如果磨太深,會形成凹洞,磨太淺又容易復發, 傷口也不好照顧;若以電燒方式去除,則容易有疤痕。目前皮膚科文獻上,最新且效果最佳的治療方式,是以eCO2二氧化碳微點飛梭雷射逐次處理,可在不形成疤痕的情形下,根除已發病的汗管瘤(Dermatol Surg 2011;37,433-438)。但由於汗管瘤的發生與體質有關,雷射治療並無法預防新生的腫瘤。

以eCO2微點飛梭雷射治療汗管瘤,治療次數越多,殘存的病灶越少且越不明顯。經追蹤後,並無傳統磨皮雷射術後復發現象。
治療者 皮膚科 王修含醫師

汗管瘤屬於良性的皮膚腫瘤,由分化良好的汗管細胞所構成。汗管瘤一 般不會有痛或癢的感覺,少數案例可能伴隨癢感,尤其在流汗的時候。汗管瘤對健康並無影響,但會影響外觀。汗管瘤通常是偶發性的,某些案例具有家族性顯性遺 傳傾向。少數汗管瘤患者,同時會有其它疾病,例如Brooke-Spiegler syndrome,而且唐氏症患者發生汗管瘤的機率也比較高。根據美國的統計,大約有1%的人口會產生汗管瘤。 通常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汗管瘤,而且在青春期就可能發生,隨著年齡增加,汗管瘤的數量也可能逐漸增多。

汗管瘤是由許多顆皮膚顏色的小丘疹組成,表面可能呈現圓形或平滑狀,有時會因汗液堆積,而略呈半透明狀,有些患者會覺得天氣變熱時,汗管瘤也會略為增大。汗管瘤最常見的發生位置在眼睛四周,包括上、下眼皮與臉頰上半部,但也有可能出現在前胸、腹部、腋下、生殖器官。

汗管瘤照片如下: 

汗管瘤的臨床特徵-皮膚科王修含醫師攝

以顯微鏡觀察汗管瘤的組織病理結構,可發現它是由許多小型管狀物與較硬化的基質所組成,並且同時分布於真皮的淺層與深層。

汗管瘤的組織病理學特徵,虛線內的部份即為汗管瘤分布範圍-圖片:皮膚科 王修含醫師整理

汗管瘤的組織病理學特徵,高倍率放大-圖片:皮膚科 王修含醫師整理

傳統上,治療汗管瘤常使用磨皮雷射、電燒、化學藥物燒灼(如三氯醋酸trichloroacetic acid)、冷凍治療,但治療效果常不好,因為汗管瘤分布於真皮層,這些治療方式無法破壞深部的病灶。

即使以磨皮雷射處理,如果雷射施打到深部真皮層,就會留下凹陷的疤痕,因此傳統磨皮雷射會受到治療深度的限制,無法破壞深部腫瘤,往往會再度復發(可參見 下圖左側示意圖)。若要完整去除汗管瘤,則需要使用手術切除,但也會留下疤痕,而且如果汗管瘤數量過多,眾多的手術疤痕反而會製造新的問題。

傳統磨皮雷射與飛梭雷射之比較。
a. 傳統磨皮雷射:由於光點面積較大,約2-4 mm,不可施打過深,避免留下凹陷的疤痕(如Er:YAG, CO2 lasers)。
b. 低能量二氧化碳飛梭雷射:只作用在表皮層。
c. 鉺雅克飛梭雷射:因為水的吸收效應太好,對組織的熱效應反而不佳,容易滲血,不容易作用到皮膚深部(如Fotona fractional Er:YAG laser)。
d. 鉺玻璃雷射:對組織具有凝固作用,熱效應佳,較無汽化剝離作用(如Fraxel二代飛梭雷射)。
e. 高能量二氧化碳雷射:對組織的熱效應佳,具止血效果,與較強的切割作用,可作用到皮膚深部(如eCO2微點飛梭雷射, DEKA SmartXide fractional CO2 lasers)。
解說: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引用自Lasers in Surgery and Medicine 2009;41,78-86

近年來隨著飛梭雷射分段式治療的概念興起,汽化式磨皮雷射可在飛梭化之後,安全地施打至更深處的真皮層,如果控制光點大小在100-200μm,即使深部真皮受到破壞,也不會留下傳統大光點磨皮雷射的凹疤後遺症。因此,若以二氧化碳飛梭雷射,例如eCO2微點飛梭雷射,對汗管瘤進行多次的治療,就可以安全且完整地去除汗管瘤的組織,而且由於傷口僅有約120μm,因此不會留下疤痕。

eCO2微點飛梭雷射的切割作用-製圖: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以eCO2微點飛梭雷射深度切割作用治療汗管瘤,多次治療後,可完全破壞腫瘤組織,但由於傷口寬度僅有約120μm,因此不會留下疤痕。製圖: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引用自Dermatol Surg 2011;37,433-438

以eCO2微點飛梭雷射治療汗管瘤,經追蹤後,並無傳統磨皮雷射術後復發現象-治療者 皮膚科 王修含醫師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與出處,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參考文獻:
1. Dermatol Surg. 2011 Apr;37(4):433-8. doi: 10.1111/j.1524-4725.2011.01915.x. Epub 2011 Mar 17. “Treatment of syringoma using an ablative 10,600-nm carbon dioxide fractional laser: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35 patients." Cho SB, Kim HJ, Noh S, Lee SJ, Kim YK, Lee JH.

2. Dermatol Surg. 2011 Apr;37(4):439-40. doi: 10.1111/j.1524-4725.2011.01936.x. “Commentary: treatment of syringoma using an ablative 10,600-nm carbon dioxide fractional laser." Brightman L, Geronemus R.

3. J Drugs Dermatol. 2012 Jul;11(7):879-80. “Periorbital syringoma treated with radiofrequency and carbon dioxide (CO2) laser in 5 patients." Hasson A, Farias MM, Nicklas C, Navarrete C.

4. Indian J Dermatol. 2013 Jul;58(4):326. doi: 10.4103/0019-5154.113956. “Cutaneous syringoma: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34 new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Ghanadan A, Khosravi M.

賀!王修含醫師榮登「乾癬卓越門診」醫師名單-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推薦

Hello~我是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本站搬家囉!

由於Yahoo奇摩部落格將停止服務,
本文之完整版已搬遷至「賀!王修含醫師榮登「乾癬卓越門診」醫師名單-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推薦」:
http://www.skin168.net/2012/11/psoriasis-clinic-list.html
,謝謝

賀!王修含醫師榮登「乾癬卓越門診」醫師名單-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推薦

區域

醫院

醫師

北部

三軍總醫院

王偉銘

北部

三軍總醫院

江建平

北部

三軍總醫院

吳百堯

北部

三軍總醫院

陳振豐

北部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

張少平

北部

王修含皮膚科診所

王修含

北部

北安聯合診所

吳祖偉

北部

台大醫院

蔡呈芳

北部

台大醫院

詹智傑

北部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

邱顯鎰

北部

台北/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王仁佑

北部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黃千耀

北部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官裕宗

北部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許仲瑤

北部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黃毓惠

北部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鐘文宏

北部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李華恩

北部

台北桃園長庚醫院

張學倫

北部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

陳秀琴

北部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

凃玫音

北部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

林揚志

北部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

吳育弘

北部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

蕭百芬

北部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

楊兆傑

北部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

黃景昱

北部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王國憲

北部

民富皮膚科

高麒富

北部

成功美學皮膚專科診所

羅峙錕

北部

吳峰璋皮膚科診所

吳峰璋

北部

亞東紀念醫院

蔡宗樺

北部

板橋黃皮膚科

郭映伶

北部

板橋黃皮膚科診所

黃毓雅

北部

活麗皮膚專科診所

吳佳真

北部

恩主公醫院

王綺嫻

北部

恩主公醫院

陳律安

北部

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

吳南霖

北部

國泰綜合醫院

林鳳玲

北部

國泰綜合醫院

劉權毅

北部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

林政緯

北部

游鴻儒皮膚科診所

游鴻儒

北部

黃禎憲皮膚科診所

黃禎憲

北部

黃禎憲皮膚科診所

許宛騏

北部

黃禎憲皮膚科診所

呂岳聰

北部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黃潔貞

北部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蔡昌霖

北部

新光醫院

羅婉心

北部

新竹市林祺彬皮膚科診所

林祺彬

北部

新店耕莘醫院

陳志剛

北部

聖仁皮膚科診所

黃禎淦

北部

漂亮101皮膚科診所

陳玄祥

北部

漂亮101皮膚科診所

黃沛盈

北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溫素瑩

北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柯玫如

北部

臺北榮民總醫院

張雲亭

北部

雙和醫院

李婉若

北部

慈濟綜合醫院花蓮總院和台北分院

陳志斌


因YAHOO部落格文章字數限制,北部以外的醫師名單請參見
http://www.skin168.net/2012/11/psoriasis-clinic-list.html


看對醫生 癬中求勝-乾癬衛教手冊-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提供


乾癬卓越門診-合作醫療院所名單-北部


乾癬卓越門診-合作醫療院所名單-中南東部

懷孕期間可以打Thermage CPT電波拉皮嗎?

Hello~我是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本站搬家囉!

由於Yahoo奇摩部落格將停止服務,
本文之完整版已搬遷至「懷孕期間可以打Thermage CPT電波拉皮嗎?」:
http://www.skin168.net/2012/11/thermage-cpt-pregnancy-radiofrequency.html,謝謝!

懷孕期間可以打Thermage CPT電波拉皮嗎?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Thermage原廠電波拉皮國際訓練課程講師電波拉皮種子醫師)

Q1: 醫生您好,請問懷孕期間可以打電波拉皮嗎?
Q2: 如果在懷孕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了電波溶脂,會對胎兒有影響嗎?

A:
建議懷孕期間以胎兒的安全為第一考量,暫時勿施打電波拉皮,雖然目前並無電波拉皮對胎兒的傷害報告

Thermage電波拉皮的加熱深度,眼部探頭為1.1mm,臉部CPT探頭為2.4mm,CPT DC與腹部探頭為4.3mm,對胎兒並不會有熱傷害。需考量的作用應為radiofrequency電磁波對胎兒的影響。

查閱醫學文獻資料庫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目前只有老鼠胚胎在懷孕過程全程(每天24小時)暴露在手機電磁波(800-1900 MHz),影響神經系統,造成老鼠出生後行為的影響報告(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306017/, Sci Rep. 2012;2:312. Epub 2012 Mar 15.),但並無短暫電波拉皮的電磁波(6-MHz)對懷孕胎兒的負面影響報告。

然而電波拉皮並非懷孕期間最必需的治療,而且治療過程中的緊張、灼熱刺痛感,都有可能造成子宮收縮,影響胎兒,建議可等生產之後再進行。

如果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施打了電波拉皮電波溶脂,也請不需過於驚慌,請與婦產科醫師合作,定期進行產前檢查與追蹤,懷孕過程記得攝取足量的葉酸,以保護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與出處,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Pregnancy_comparison.jpg

延伸閱讀:

13. 完全發揮Thermage CPT電波拉皮治療效果之秘訣 http://www.skin168.net/2012/06/solta-thermage-cpt-treatment-effect.html http://tw.myblog.yahoo.com/skindr-wang/article?mid=3430
14. Thermage CPT電波拉皮最佳化施打方法:定點式? 滑動式? 循環式? 部份重疊式? ABC式? XYZ式? ……
http://tw.myblog.yahoo.com/skindr-wang/article?mid=3614
15. 懷孕期間可以打Thermage CPT電波拉皮嗎? http://www.skin168.net/2012/11/thermage-cpt-pregnancy-radiofrequency.html
16.  演講:2013年Thermage 電波拉皮原廠研討會-講師 王修含 醫師 http://www.skin168.net/2013/02/2013-thermage-lecture.html http://tw.myblog.yahoo.com/skindr-wang/article?mid=4060
17. 新式Thermage CPT電波拉皮:CPT DC塑顏電波 http://www.skin168.net/2013/03/thermage-cpt-dc-tip.htmlhttp://www.skin168.net/2013/03/thermage-cpt-dc-tip.html

水痘十大須知

Hello~我是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本站搬家囉!

由於Yahoo奇摩部落格將停止服務,
本文之完整版已搬遷至「水痘十大須知」:
http://www.skin168.net/2012/11/varicella-chickenpox.html,謝謝!

水痘十大須知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天氣漸漸轉涼,除了流行性感冒之外,水痘的病例數也逐漸增加。水痘是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尤其是發疹初期,傳染力最高。水痘最常流行在秋冬早春,此疾病之致病原為「水痘帶狀皰疹(帶狀疱疹)病毒」,簡稱「水痘病毒」(Herpesvirus 3,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這種病毒對溫度非常敏感,在高溫下較不活化,當溫度到達攝氏56至60度時,就不具活動力。

1. 水痘的前驅症狀:

在接觸水痘病毒大約10-23天後(平均約兩週,這段時間稱為「潛伏期」),會開始出現前驅症狀(prodrome),包括頭痛、低程度的發燒(約攝氏 37.5-39度)、咳嗽、喉嚨痛、肌肉或關節酸痛、顫抖、全身虛弱、食欲不振等類似感冒的特徵,有些孩童可能會有腹痛的情況,這些前驅症狀可持續2-5 天。

2. 水痘的皮膚症狀:

在前驅症狀之後,會開始出現皮膚症狀,水痘的皮疹可分為四個階段:丘疹、水皰、膿皰、結痂,同時會有搔癢的感覺。如果原本就有濕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童,症狀會更加嚴重。

在幾個小時之內,皮膚會出現許多紅色丘疹,隨後逐漸變成水皰,並且可能伴隨癢感。病灶發生的順序,通常由頭部往軀幹部與四肢蔓延,在初期,病灶密度並不高,紅色丘疹與水皰可能同時出現。水痘的水皰與其它水皰疾病不同,其特徵為「紅玫瑰花瓣上的露珠」 (dew drop on a rose pedal)。水皰之後會逐漸形成膿皰,然後結痂,結痂過程會有癢感,所以可能會被搔抓、摳除。一般而言,水痘消退後,並不會留下疤痕,但若結痂的膿皰被摳破了,可能造成細菌感染,就可能留下永久性的水痘凹疤。


圖:水痘皮膚症狀發作12小時內,病灶密度並不高,紅色丘疹(papules)與水泡(vesicles)可能同時出現。攝於台大急診部皮膚科照會


圖:水痘皮膚症狀發作12小時內,病灶密度並不高,紅色丘疹(papules)與水泡(vesicles)可能同時出現。攝於台大急診部皮膚科照會


圖:皮膚症狀發作12小時內的水痘病灶,此為紅色丘疹。攝於台大急診部皮膚科照會


圖:皮膚症狀發作12小時內的水痘病灶,本圖呈現「紅玫瑰花瓣上的露珠」(dew drop on a rose pedal)的特徵。攝於台大急診部皮膚科照會

圖:水痘皮膚症狀發作第5天的病灶,病灶密度明顯增加。攝於台大皮膚部門診


圖:水痘皮膚症狀發作第5天的病灶,病灶密度明顯增加。攝於台大皮膚部門診
(註:本圖與第一張圖片並非同一病患,但皆為成年人。成年人罹患水痘的病況會比孩童更嚴重。)


圖:水痘皮膚症狀發作第5天的病灶,病灶密度明顯增加,水疱、膿皰、痂皮皆可同時出現。攝於台大皮膚部門診

若取水痘的水疱進行特殊抹片染色檢查(Tzanck smear),可發現皮膚表皮細胞因感染病毒,呈現「多核巨細胞」(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的外觀。如下圖所示:


圖:表皮細胞遭受水痘病毒感染後,以Tzanck smear染色呈現的多核巨細胞(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攝於台大皮膚部病房

3. 水痘的傳染途徑:

水痘主要是經由人與人間的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接觸帶狀疱疹的水皰,也可能被傳染。水痘也能藉由接觸被水疱液和黏膜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傳染。水痘痂皮並不具傳染性。

4. 水痘的好發年齡:

水痘好發於幼童,據疾病管制局的統計資料,有60%的發病者為三至九歲的孩童,90%以上的人在15歲之前就已感染過水痘。但如果在成年時期才罹患水痘,通常症狀會比較嚴重,也容易出現併發症。

5. 水痘的併發症:

水痘併發症的高危險群包括年齡小於5歲、大於20歲或免疫不全者。水痘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繼發性細菌感染、敗血症等。水痘致死率並不高,對成人的致命原因以原發性肺炎為主,孩童則以腦炎、敗血症最常見。但對於新生兒和白血病病童,致死率可能高達5至10%。

水痘可誘發病毒性肺炎,好發於較大的孩童或成年人,這種肺炎併發症通常在皮疹出現3-4天之後發生,而且可能有致命的危險。

6. 水痘的後遺症–帶狀皰疹

一般而言,感染過水痘者, 可發展出終身免疫力,二次感染的機會並不高,但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仍有機率再度被感染。然而不論免疫是否正常,在感染水痘後,都可能變成潛伏性感染,水痘 病毒在水痘復原後,會潛伏在人體的神經節中,避免被免疫系統消滅。在未來免疫力減弱時(例如熬夜、壓力、罹患重大疾病),水痘病毒可能再次活化,沿著潛伏 的神經皮節分布,以帶狀皰疹的形式復發,俗稱「皮蛇」,造成神經痛的症狀。
 
帶狀疱疹好發於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服用免疫抑制劑、罹患惡性腫瘤的人,雖然年輕人也可能發病,只是年紀越大,發病機率越高,只有極少數大約2%的人,會出現第二次復發的現象。帶狀疱疹的水泡狀皮疹,通常在7日內發生完畢,大部份正常人可在兩週內完全康復,少部份患者可持續4-6週。據統計,約有9%的患者會發生「疱疹後神經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的症狀,且年齡愈大,發生率愈高。「疱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可能是相當折磨的酷刑。某些老年人的疱疹後神經痛,嚴重者甚至可長達一年之久。

7. 新生兒水痘

嬰兒在出生30日內,如果得到水痘,稱為「新生兒水痘」。在懷孕28週前早產的嬰兒,由於
無法獲得來自母體的IgG抗體保護,較容易感染水痘。嬰兒在兩個月大前,如果罹患水痘,未來得到帶狀皰疹的機率較高,因此勿讓嬰兒接觸水痘與帶狀皰疹患者,也儘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的次數。
  

8. 孕婦水痘 

如果孕婦在懷孕20週之前感染水痘, 有2%的機率發生「先天性水痘症候群」(congenital varicella syndrome),使得嬰兒出現先天畸形,包括子宮內生長遲緩、大腦皮質萎縮、小頭畸形、小眼畸形、白內障、脈絡膜視網膜炎、肢體發育不全、皮膚疤痕。 如果在懷孕時期曾經感染水痘,胎兒可能同時出現水痘樣皮疹,以及分布於神經節的帶狀皰疹,稱為「嬰幼兒期帶狀疱疹」。但懷孕時期若罹患帶狀皰疹,並不像水 痘會造成胎兒的傷害。

9. 水痘疫苗

建議在幼兒時期,就接種水痘疫苗,一方面避免水痘及其症發症,同時也防止成年後出現帶狀皰疹。目前台灣的預防接種計畫中,提供年滿12 個月以上的幼兒水痘疫苗免費接種。水痘疫苗接種後大約95%的人可產生抗體,保護力可維持7年以上。

水痘疫苗是活性減毒疫苗,所以免疫功能低下者不適合接種。此外,孕婦、有計劃在三個月內懷孕者、尚未治療的開放性肺結核病患、曾經對疫苗成分過敏者,都不適宜注射水痘疫苗。

10. 水痘的治療

平時健康的孩童感染水痘 ,通常只需症狀治療,但如果有免疫功能低下、異位性皮膚炎、慢性氣喘、長期使用類固醇、脾臟功能不全、腎病症候群,則需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成年人或免疫低下者,罹患水痘時,亦可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降低水痘併發症的風險。

目前可用於治療VZV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藥物包括:acyclovir、valaciclovir、famciclovir等。

其中acyclovir是傳統上用於疱疹病毒感染的標準治療藥物,但口服吸收率較低(生體 可利用率約為15-30%),而且半衰期較短 (約為3小時),所以必須每日服藥五次以達療效。Valaciclovir的口服吸收率較高,生體可利用率約為55%,在服用後,可經由肝臟代謝為 acyclovir。 Famciclovir與 aciclovir或valciclovir的效果相似,是2007年後才上市的新藥。

這三種抗病毒藥物,目前只有 acyclovir通過衛生署許可的水痘適應症,亦可用於帶狀皰疹、單純性皰疹之情況;而valaciclovir與famciclovir的許可適應症則為帶狀皰疹與生殖器皰疹,然而亦有醫師用於水痘治療。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轉載,但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關於水痘更多的圖片資訊,請見下列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skindr-wang/gallery?cfid=31&fids[]=24&fids[]=2&fids[]=29&fids[]=29&fids[]=29&fids[]=31&fids[]=31&fids[]=31&fids[]=31&act=&fid=31&nfid=&yuid=skindr-wang&page=1&.crumb=zZ1LjcJGz7e

關於帶狀疱疹更多的圖片資訊,請見下列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skindr-wang/gallery?cfid=32&fids[]=24&fids[]=2&fids[]=29&fids[]=29&fids[]=29&fids[]=32&fids[]=32&fids[]=32&fids[]=31&act=&fid=32&nfid=&yuid=skindr-wang&page=1&.crumb=zZ1LjcJGz7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