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陷型青春痘疤痕(痘疤凹洞)的形態


Hello~我是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本站搬家囉!

由於Yahoo奇摩部落格將停止服務,
本文之完整版已搬遷至 
http://www.skin168.net/2013/10/atrophic-acne-scar-classification.html,謝謝!


凹陷型青春痘疤痕(痘疤凹洞)的形態

台大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凹陷型青春痘疤痕」就是俗稱的「痘疤凹洞」、「凹洞」,屬於萎縮型疤痕(hypotrophic/ atrophic scar)的一種,但可進一步依據其型態來分類,其形態學的分類系統繁多,有的學者將它分為 將近十種類型,但在筆者的治療經驗中,較實用且可與治療效果對照者,為三大類型的分類系統,包括:
1.「冰鑿型、冰錐型」(icepick)
2.「箱車型、車廂型」(boxcar)
3.「滾動型」(rolling)

就痘疤治療的難易程度而言,以滾動型的療效較佳,而冰鑿型/冰錐型則較不易治療。

本文摘錄自「凹陷型青春痘疤痕(痘疤凹洞)之形態分類與治療」一文,

全文請見:

http://www.skin168.net/2013/09/atrophic-acne-scar-classification.html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與出處,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口訣】葡萄狀菌病的致病菌

【口訣】葡萄狀菌病(botryomycosis)的致病菌: Staphylo-Pro-SPACE

台大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葡萄狀菌病(botryomycosis,又稱為葡萄球菌病/葡萄狀黴菌病),是由細菌感染造成的肉芽腫疾病, 好發於皮膚與皮下組織,病灶內會形成葡萄狀的顆粒,臨床上可見到慢性化膿的皮膚潰瘍,伴隨皮膚結節與硬塊。

Botryomycosis的致病菌:
最常見的病原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其它菌種如下:
變形菌屬(Proteus species)
α- 溶血性鏈球菌 (alpha-hemolytic streptococci),例如:中間鏈球菌 (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
綠 膿桿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牛木舌放線桿菌 (Actinobacillus lignieresii,又稱為「利尼耶爾放線菌」)
棒狀桿菌屬 (Corynebacterium spp.)
埃希氏菌屬 (Escherichia spp.), 例如: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

mnemonics: Staphylo-Pro-SPACE

【演講訊息】皮膚科光電雷射與微整形治療

【演講訊息】皮膚科光電雷射與微整形治療

講題:皮膚科光電雷射與微整形治療

時間:2009年9月28日 (週一)  08:00-09:00 AM
地點:台大醫院 西址 第七講堂
主辦單位:台大醫院門診部

講師:王修含  醫師

演講大綱:
前言
一、皮膚科光電雷射
光能
   雷射
   脈衝光
   其它窄頻光能(eg.紫外線、LED光…)
電漿
無線電射頻(電波拉皮)

1. 雷射與脈衝光
(1) 雷射基本原理
光的物理特性
皮膚科光電治療原理
光電治療對組織的熱效應
雷射對組織的作用
雷射三大特性
如何產生雷射?
物理學上的雷射種類(依活性介質active medium分類)
皮膚科雷射分類(依載色體chromophores分類)
各種雷射的波長與吸收物
雷射穿透皮膚的深度

(2) 雷射治療各論
A. 色素性病變
色素斑雷射作用原理
色素斑雷射種類
銣雅各雷射(Nd:YAG laser,例如:淨膚雷射)治療實例

B. 血管性病變
血管雷射作用原理
脈衝式染料雷射(pulsed dye laser)治療實例

C. 除毛
除毛雷射作用原理
紫翠玉除毛雷射(亞歷山大雷射, alexandrite laser)治療實例

D. 空間缺陷(皺紋、疤痕、痘疤)
a. 分段式光熱分解(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原理
b. Fractional Er:Glass laser 分段式鉺-玻璃雷射(飛梭雷射)
二代飛梭雷射(Fraxel)作用原理
二代飛梭雷射能量與作用深度
二代飛梭雷射痘疤治療實例

c. Fractional CO2 laser 二氧化碳飛梭雷射
二氧化碳飛梭雷射作用原理
二代飛梭雷射與二氧化碳飛梭雷射之組織病理圖
二氧化碳飛梭雷射治療實例:疤痕、痘疤、毛孔粗大

2. 其它窄頻光能(eg.窄頻紫外線、發光二極體LED、SuperLizer…)

3. 電漿PSR
氮氣電漿原理
Portrait® PSR電漿作用區域與其對應的分裂(cleavage)線
電漿除疤術
電漿除疤術治療實例

4. 電波拉皮
電波拉皮原理
高頻電波(RF)對皮膚組織的作用
Thermage電波拉皮治療實例: 下顎線拉提、腹部皺折


二、皮膚科微整形
微整形目標:不用開刀即可「改頭換面」
1. 肉毒桿菌素注射(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
肉毒桿菌素皮膚科的應用
臉部各種肌肉解剖學功能
動態性皺紋,如皺眉紋、抬頭紋、魚尾紋、皺眉紋、抬頭紋
國字臉(咀嚼肌肥大,masseter muscle hypertrophy)
蘿蔔腿(腓腸肌肥大,gastrocnemius muscle hypertrophy)
多汗症: 腋下多汗、手汗. 手術造成的代償性出汗
Botox肉毒桿菌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注射治療實例:臉部皺紋、國字臉

2. 玻尿酸(hyaluronic acid)
玻尿酸組成與特性
以瑞典Q-Med玻尿酸為例
Q-Med Restylane玻尿酸種類
Q-Med Restylane玻尿酸分子大小
Q-Med Restylane注射深度
Q-Med Restylane維持時間
Q-Med Restylane玻尿酸注射實例

3. 微晶瓷(Radiesse)
微晶瓷(Radiesse)組成與特性
微晶瓷(Radiesse)玻尿酸分子大小
微晶瓷(Radiesse)注射深度
微晶瓷(Radiesse)維持時間
微晶瓷(Radiesse)玻尿酸注射實例

三、總結

【口訣】可產生黑色素的黴菌-黑色黴菌

【口訣】可產生黑色素(melanin)的黴菌-黑色黴菌(dematiaceous fungi)

台大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黑色黴菌(dematiaceous fungi),顧名思義,也就是「可產生黑色素(melanin)的黴菌」。
可分為深部與表淺感染兩大類,深部感染又可分為三類,某些黴菌物種(species),可能出現於不只一個分類之中,以下列出各分類的代表菌種(可能有某些菌種未收入此表),並附中文譯名,以供參考。

I. 深部感染(deep infection)
A. 真菌性足菌腫(eumycetic mycetoma, fungal mycetoma): PMLE + SANFA
 1. 深色顆粒(Dark grains): PMLE
Pyrenochaeta romeroi(須殼黴屬,又稱棘殼孢屬)
Madurella mycetomatis (馬杜拉足腫菌/ 足馬杜拉分枝菌)
Madurella grisea (灰色馬杜拉分枝菌)
Leptosphaeria senegalensis (塞內加爾小球腔菌)
Exophiala jeanselmei(甄氏外瓶黴,此菌亦可造成「黑色真菌症」phaeohyphomycosis)

2. 淡色顆粒(Pale grains): SANFA
Scedosporium apiospermum  (尖端賽多孢子菌) = Pseudallescheria boydii  (波氏假性黴樣菌)
              舊名 Allescheria boydii (波伊德氏黴桿真菌) = Petriellidium boydii(波氏彼得菌)
Aspergillus nidulans(小巢狀麴菌,又稱構巢麴黴、構巢曲黴、鈎巢麴黴) = Emericella nidulans (構巢裸胞殼)
Neotestudina rosatii (羅薩梯新龜甲形菌)
Fusarium spp. (鐮胞菌屬)
Acremonium spp. (頂孢黴菌屬,又稱枝頂孢黴菌)
 

B. 著色芽生黴菌症 (Chromoblastomycosis,又名chromomycosis):  E-FRCP
Exophiala(外瓶黴屬)
     Exophiala jeanselmei (甄氏外瓶黴)
     Exophiala spinifera (棘狀外瓶黴)

Fonsecaea(芳沙加菌,又譯為「顏色芽生菌」、「著色芽生菌」)
     Fonsecaea pedrosoi (貝德羅索氏芳沙加菌)
     Fonsecaea compactum (緊密芳沙加菌)
 
Rhinocladiella aquaspersa (播水喙枝孢黴)
Cladosporium carrionii (卡氏枝孢黴)
Phialophora verrucosa(疣狀瓶黴菌)

C. 皮下黑色真菌症(subcutaneous phaeohyphomycosis)BEPA
Bipolaris (離蠕孢屬,Bipolaris spp.)

Exophiala (外瓶黴屬,Exophiala spp.)
     Exophiala jeanselmei (甄氏外瓶黴)
     Exophiala dermatitidis (皮炎外瓶黴,又名Wangiella dermatitidis)

Phialophora (瓶黴菌屬,Phialophora spp.)

Alternaria (鏈格孢菌屬,Alternaria spp.)

II. 表淺感染(superficial infection)
毛髮: Piedraia hortae (Horta氏毛結節菌),可造成「黑色毛幹結節病 (毛幹黑節病)」(black piedra)。
                    註:「白色毛幹結節病 (毛幹白節病)」(white piedra)則由Trichosporon spp. (絲孢酵母屬)的黴菌造成,如Trichosporon beigelii。

手掌與腳掌: Hortaea werneckii(威尼克何德黴)(舊名Exophiala werneckii ,又名Phaeoannellomyces werneckiiCladosporium werneckii),可造成「黑癬 (黑糠疹)」(tinea nigra)。

註: 造成皮下黑色真菌症(subcutaneous phaeohyphomycosis)的黴菌,
可參考http://www.skin168.net/2010/06/phaeohyphomycosis.html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skin168.com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青春痘疤痕治療】以PSR電漿除疤術治療痘疤之效果

【青春痘疤痕治療】以PSR電漿除疤術治療青春痘疤痕之效果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台大醫院皮膚部 青春痘與痘疤特別門診醫師)

    雷射(laser)是於單一波長、能量集中的光線;而電漿(plasma)則為高能量的游離態氣體,來自於高頻電氣(無線電射頻,radiofrequency)激發氮氣分子,使電中性的氮分子解離,形成具有極高動的氣體離子與電子,混合形成電漿態物質,對皮膚產生治療作用。電漿與雷射屬於兩種不同形態的光電治療概念。

    用於痘疤治療的雷射光電方式,包括鉺雅克雷射、非剝離性飛梭(例如鉺玻璃雷射,如Fraxel飛梭雷射)、剝離性飛梭雷射(例如分段式鉺雅克雷射、二氧化碳飛梭雷射)、電漿(PSR, plasma skin rejuvenation,又稱為電漿活膚術)等方式。

    上述的各種雷射與電漿治療,皆可相互搭配,根據每個人的膚況、工作、學業、假期與休閒活動等情形,量身訂製出最適合個人的治療計畫。

    依據筆者經驗,在這些方式之中,如果只比較單獨一次的治療效果,則電漿除疤術的效果遠高於其它方式 (如下圖所示),但電漿治療的最大缺點在於術後一週內的外觀較可怕、恢復期較長、反黑、泛紅。是否適合施行電漿治療,需由醫師視個別的膚質提供建議。此外,由於Rhytec PSR電漿治療儀的原廠已經倒閉,缺乏原廠的維修體系支持,機器的能量穩定度若不足,反而可能造成皮膚傷害。

電漿的破壞效果與作用面積強大,比較單一次的效果,電漿優於飛梭。電漿不是雷射,它是藉由高溫的解離態氣體,以類似燒燙傷的原理進行治療,但由於破壞面積大,所以不能作用過深,避免造成深度灼傷,反而造成疤痕。

飛梭雷射是利用汽化與熱傷害的原理進行治療,單一光束作用面積小,所以單一次的效果遜於電漿,但它的優點是作用深度可以很深,可達電漿作用不到的深層真皮層(reticular dermis),多次的效果可優於電漿。

痘疤的深部,常伴隨纖維化的反應,這部份需藉由較高能量的汽化式雷射,如二氧化碳飛梭的切割作用,只使用電漿或非汽化式飛梭,如Fraxel, Sellas 3D等,效果較不足。無論是磨皮、電漿、飛梭雷射、水滴電波,都是藉由光熱刺激真皮層的膠原蛋白增生。皮膚科學術研究文獻中,在國外亦有搭配 PRP(platelet rich plasma)治療的方式,以富含生長因子的自體血漿,增進皮膚纖維母細胞增生膠原蛋白的效率(例如Dermatol Surg. 2011 Jul;37(7):931-8.與Dermatol Surg. 2011 Apr;37(4):463-8.與Dermatol Surg. 2014 Feb;40(2):152-61.)。


聲明:本文案例採用筆者研發之特殊治療方式,恕無法為儀器廠商背書,不能保證其他操作者使用相同儀器,可得相同的療效。

治療風險:
Rhytec PSR電漿治療儀國外原廠已經倒閉,台灣目前的機器,缺乏原廠之後勤維修,能量穩定度可能不足,有可能造成皮膚過度傷害。

圖1:臉頰痘疤以PSR電漿除疤術治療一次,經過二個月後的局部放大圖。放大來比對,可看到痘疤明顯消失或變小。


圖2:臉頰痘疤以PSR電漿除疤術治療一次,經過二個月後的情況,術後的反黑與泛紅 (如圖4)已完全消失。


圖3:以PSR電漿除疤術治療臉頰痘疤二星期後(局部放大圖),痘疤已經逐漸在變化,但尚非最顯著的時期,通常在第二、三個月後,可達更佳的效果(如圖1)。


圖4:以PSR電漿除疤術治療臉頰痘疤一個月後的情況,可見到反黑與泛紅的現象,這是電漿治療後最讓人困擾的副作用,所幸會隨著時間逐漸恢復正常,通常在第二、三個月之後就會消失(如圖2)。

電漿治療後八天內皮膚情況的圖片,請參見下列文章:
以電漿活膚術(plasma rejuvenation)治療痘疤的皮膚反應
http://tw.myblog.yahoo.com/skindr-wang/article?mid=1908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轉載,但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更多關於電漿治療的文章:
站內搜尋「電漿」
http://tw.myblog.yahoo.com/skindr-wang/searchblog?p=%E9%9B%BB%E6%BC%BF&my=1

凹陷型痘疤的各種光電治療整理,可參考這篇文章:
治療凹陷型痘疤的光電雷射機種簡介
http://tw.myblog.yahoo.com/skindr-wang/article?mid=1849

喬雅登(Juvéderm Ultra)玻尿酸的衛生署許可證資料

喬雅登(Juvéderm Ultra)玻尿酸的衛生署許可證資料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喬雅登(JUVÉDERM® Ultra)玻尿酸是衛生署於2009年5月核準的新型玻尿酸(hyaluronic acid, HA),由美國Corneal-Allergan (Irvine, CA, USA)公司出品,製造廠位於法國的愛力根Allergan原廠。此產品可注射至中層至深層真皮組織,用於矯正皮膚皺褶,例如皺紋、法令紋、淚溝。原廠提 出的資料顯示,Juvéderm玻尿酸注射至皮膚後,可維持一年以上才消失。

Juvéderm Ultra玻尿酸的衛生署許可證資料如下:

*** 衛署醫器輸字第019834號 ***
註銷狀態   註銷日期  
註銷理 由  
有效日期 103/05/06  發證日期 98/05/06 
許 可證種類 醫  器 
舊證字號   醫療器材 級數 第三等級
通關簽審文件編號 DHA00601983408 
中文品名 喬雅登雅漾 
英文品名 Juvederm Ultra 
效能 藉由 注射至中真皮層的方式填充臉部中型尺寸的深層皺紋。 
醫器規格 詳如 中文仿單核定本(原98.6.8仿單核定本繳回作廢)。 
劑型   包裝  
醫器主 類別一 I一般及整型外科手 術裝置  醫器次類別一  
醫器主類別二   醫器次類 別二  
醫器主類別三   醫器次類別三  
主成分略述  
限制項目 02 輸 入 
申請商名稱 0928302100 香港商愛力根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申請商地址 台北 市中正區羅斯福路2段102號9樓、9樓之1 
主製 造廠
製造廠名稱 M150260000 ALLERGAN 
製 造廠廠址 ROUTE DE PROMERY, ZONE ARTISANALE DE PRE-MAIRY, 74370 PRINGY, FRANCE 
製造廠公司地址  
製造廠國別 FRANCE  製程  
CCC號列   
 
藥 理治療分類  
藥理分類(舊)  

詳細處方成分資料
*** 衛署醫器輸字第019834號 ***
處 方標示  
成 分類別 成分內容
主成分  CROSS-LINKED HYALURONIC……….24MG\ML
PHOSPHATE BUFFER pH 7.2 Q.S……….1ML
*** 衛署醫器輸字第019834號 ***
被授權廠商 核准文號 授權起始日期 授權終止日期
意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0980336972  98/09/12  103/05/06 

資料來源:http://203.65.100.151/DO8180T.asp?Type=Lic&LicId=06019834

補註:更多的Juvederm玻尿酸資訊,請參見下列文章–
新型注射用玻尿酸JUVÉDERM® Ultra簡介
http://tw.myblog.yahoo.com/skindr-wang/article?mid=2274

白斑(vitiligo)-台大皮膚部衛教單017

 

白斑(vitiligo)-台大皮膚部衛教單017

    白斑俗稱「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色素疾病。白斑的特徵是皮膚出現境界鮮明、形狀不規則的雪白的斑塊。白斑又可區分為分節型白斑與全身型白斑等數種類型。一般估計,人口中約有1-2%的人患有此病。其中半數在2歲前發病,約1/5有家族史。

 有關白斑形成的原因,目前學界盛行的理論主要有自體免疫機轉、先天黑色素細胞缺陷使黑色素細胞容易受傷害、黑色素細胞在製造色素過程產生毒性物質而自我摧毀等學說,這些理論都有一定的研究證實,我們目前也正在研究壓力與白斑的關係。由於全身型白斑較正常人容易伴有一些自體免疫疾病(甲狀腺疾病Hashimoto’s thyroiditis, Graves’ disease、愛迪生症、惡性貧血、胰島素依存性糖尿病等)。因此,對於全身型白斑病患,一般 皮膚科 醫師會建議抽血檢查一些自體免疫抗體與有無甲狀腺功能、血糖、血液異常,以排除上述疾病同時存在的可能。

 白斑的治療方法很多,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佐以窄波UVB311紫外線照射或藍點光(blue point)或低能量氦氖雷射或準分子雷射來加以治療是常採用的方式。而範圍大或進展迅速時則間歇性口服類固醇,間歇性口服的方式可將類固醇的副作用降低。對於穩定期白斑,可使用色素移植法(水吸泡著植皮或自體黑色素細胞移植)。不論何種方式,白斑的治療都是一種漫長的過程。

 新的普特皮(Protopic,利用它抑制局部免疫反應的原理)克斑(ViTix,利用它抑制氧自由基形成的原理),也可用於輔助外用類固醇藥膏。外用類固醇藥膏可能會使皮膚變薄或萎縮,因此必須在 皮膚科 醫師指示下小心使用。照光或雷射,必須嚴格遵守醫師指示的劑量及應注意的安全事項。色素移植對於小範圍且病情穩定之白斑患者,是有效的治療方式。但當疾病活性還在時,移植上去的色素細胞仍可能又會遭到破壞而消失。

 對於嚴重,幾乎全身侵犯的白斑患者,將僅存的正常皮膚色素去除,可能是最好的處理方式。這是以一種hydorquinone monobenzylether的化學物質塗抹,治療期約需一年,之後可以永久除去皮膚黑色素,但此種產品國內並未引進。也有人以Q-switched紅寶石雷射來將僅存的正常皮膚色素去除,但色素仍可能再發生。白斑可以靠化妝或仿曬劑來遮蓋,市面上有許多種防水化妝品可供選擇,各種膚色的人幾乎都可以找到適合的顏色。仿曬劑含有一種稱為dihydroxyacetone的化學物質,能夠直接與皮膚結合產生黑色的顏色,但仿曬劑會隨著時間而逐漸顏色剝落變淡消失。這些遮蓋的方式,並無法改變白斑疾病本身,但能夠暫時改善白斑外觀。

 對於小孩的白斑一般不作積極治療。外用類固醇或輔以低能量氦氖雷射可以在醫師監督下使用。窄波UVB311紫外線照射則一般在12歲後才採用,但使用上應該評估治療的利弊得失。白斑的活動期,皮膚受到傷害很容易誘發新的白斑,因此要小心不要使皮膚受到刺激或傷害。白斑部位因黑色素細胞已破壞缺乏黑色素保護,容易曬傷,而曬傷又會造成白斑的惡化,因此陽光強烈時,應避免日照以防曬傷。

 總而言之,白斑並沒有好的預防方法。如經 皮膚科 醫師診斷為白斑,則需在醫師指導下,有耐心的接受治療,並且避免皮膚曬傷或刺激。

疣(verruca)-台大皮膚部衛教單016

疣(verruca)-台大皮膚部衛教單016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提供/ 原作者:紀秀華醫師、陳智亮醫師

什麼是疣

疣是因濾過性病毒感染而形成的一種非癌的皮膚增生。它是經由接觸而感染到皮表或是黏膜部位,潛伏期平均為四個月。這些濾過性病毒是屬於「人類乳突瘤病毒」。疣的臨床表徵端視於其生長的部位而定。

疣有哪些種類

1.        尋常疣(verruca vulgaris):閩南語叫「魚鱗刺」,不過其實不是因為清理魚鱗被刺到所致。表面是粗糙的硬丘疹,單發或多個。常見於手指、指甲邊緣等處。

2.        足部疣(verruca plantaris):多是位於腳底的部位,表面較為平滑,但常較深。

3.        扁平疣(verruca planae):外觀扁平的小丘疹,好發於臉部,多個,有時是線狀排列,有些數週會消失,但也有持續數年不退。

4.        生殖器疣(condyloma acuminatum):長在生殖器上或肛門周圍,漸大後會形成如菜花的形狀,故俗稱「菜花」,通常較軟且較不厚皮。

誰會得到疣

有些人是因為皮表有小傷口,有些人則不是。就像有些人特別容易感冒一樣,並不一定有特定的原因。但若病人的免疫力較差時,也會較易被疣的病毒感染。

為何會得到疣

疣很可能是經由人傳染給人,有時候不是直接的接觸而是經由一些物體的傳遞,例如球拍、地板、毛巾、把手、滑鼠等。接觸到病毒之後到肉眼可見到有疣的出現,往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生殖器的疣傳染力相對較高,所以需要特別的小心防範。盡量不要用手觸摸患部,而且毛巾要分開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疣需要治療嗎

就小朋友來說,疣往往會在不治療的情形之下自行消失。但是這需要經過數個月或數年。而因為疣本身具有傳染性,所以最好還是加以治療,特別是針對那些會痛的或令人厭煩的病灶。至於大人的疣則很少會自行消失,而且長期存在的生殖器疣有可能會增加將來該部位得到皮膚癌的機率。女性則很容易因此而有子宮頸癌。因此,所有成人的疣都應該要積極加以治療。

疣如何治療

疣的治療必須根據病人的年齡以及疣生長的部位而定。小朋友的尋常疣可以用低濃度的水楊酸在家裡每日塗抹患部,缺點是治療的期間較久。每週在皮膚科門診塗抹cantharidin可以使疣的下方形成水泡,皮膚科醫師再將已死的皮膚剪掉即可。

 對於較大的小孩或是成人,冷凍療法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個療法並不會太痛,且極少會留下疤痕。不過需要每一到三週就治療一次。電燒的方式也是可以考慮的,可以在一次看診即把疣給清除掉。但是形成疤痕的機率以及疼痛感都比冷凍療法來的大。

足底疣較不容易治療,可以用水楊酸貼布,或是使用手術的方式,例如雷射手術、電燒、或切除。

扁平疣常常數量很多,較難用上述的方式來治療。因此可以用每日塗抹水楊酸的方法或由醫師塗抹三氯醋酸以使病灶脫落。但往往需要數次的門診治療才行。另外也可以塗抹維他命A酸來治療。

生殖器疣可能是其中最難處理的一型。首先,所有的病灶都需要被找出來,這需要很詳細的檢查女性病人的陰道和子宮頸,以及男性和女性的直腸部位。找出病灶後可以定期的到門診由醫師塗抹podophyllin或加以冷凍。另外也可以請病人在家裡塗抹居家型的podophyllotoxin

疣的其他治療方式

目前至少有兩種雷射是可以用來治療疣。但是雷射手術比較貴而且可能需要先打麻醉劑止痛。另外,也有人用治癌藥物bleomycin來局部病灶注射,但是相當的痛而且會有其他的副作用。另外也有免疫療法,如局部注射interferon 加強局部免疫力,或以口服tagametcimetidine的方式加強全身免疫力。新近則有Imiquimod (Aldara)藥膏強化局部免疫力的療法治療生殖器疣。

可否不看醫師,自己治療

的確是有一些藥物可以不經醫師處方而在藥房買到,但是病患可能本身不確定病灶到底是不是疣,且可能把一些腫瘤當成疣來治療。因此,如果本身對診斷或治療的方式有任何疑問,還是最好請教一下皮膚科的專科醫師,以保障自身的安全。

可否採用民俗療法

基本上疣有可能經過一段時間後,即使不予處理也會慢慢的自行消失,所以有時不太曉得到底是經過民俗療法治好的,還是自行緩解。不過因為疣本身具有傳染力,容易傳給別人,也會傳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因此還是以積極治療比較好。

反覆發作的疣會有什麼問題

有時候新病灶出現的速度比舊病灶消失的速度還快,這可能是因為舊的病灶把病毒傳播到鄰近的皮膚。因此最好是能把病灶儘速的治療好,讓它沒有時間把病毒傳出去。

 

以eCO2微點飛梭雷射(二氧化碳飛梭)治療痘疤

青春痘疤痕治療–以eCO2微點飛梭雷射(二氧化碳飛梭雷射)治療痘疤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eCO2微點飛梭雷射原廠訓練課程講師/ 種子醫師)

二氧化碳飛梭雷射(fractional CO2 laser)是新的疤痕治療工具,
以陣列式的飛梭化微小光束取代傳統二氧化碳雷射的大光束,
得到較理想的治療效果,並降低恢復期的不便,同時減少副作用(如反黑、反白)的發生。

治療原理:
二氧化碳雷射(carbon dioxide/ CO2 laser)為一種波長10600 nm的紅外線雷射,
以這種光束照射皮膚後,表皮與真皮層的水分子會吸收雷射能量,使皮膚出現汽化現象,
並刺激皮膚組織的再生與膠原蛋白新生(neocollagenosis)與重組(remodelling)。
然而傳統的二氧化碳飛梭常有恢復期較長、發炎後色素沉澱(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中長期持續性泛紅(persistent erythema),甚至色素脫失(hypopigmentation)的嚴重副作用。

二氧化碳飛梭雷射(fractional CO2 laser),採用與二氧化碳雷射相同的波長光束,
但在擊發後的光線則切割為許多微小的光束,
eCO2微點飛梭為例,最小的光束直徑僅有120 μm
每個微光束的能量可控制在mJ的數量級,例如10 mJ, 30 mJ, 70 mJ, 120 mJ, 150 mJ…等。
不同能量的微光束具有相異的穿透深度。

由於微光束的截面積甚小,因此大部份的治療區域,在一週左右可恢復,
可避免傳統磨皮雷射的恢復期困擾,並避免傳統二氧化碳雷射的副作用。
治療後,皮膚內部會出現許多微小創傷,可誘發膠原蛋白再生與重組,
對於凹陷型的痘疤,則有助於破壞痘疤下的纖維化組織,
因此在多次分段式治療下,
具有治療疤痕組織、痘疤、改善毛孔粗大,以及回春的效果。

根據筆者的治療經驗以及最近發表的皮膚科學期刊文獻,
二氧化碳飛梭雷射若與傳統波長為1550 nm或1540 nm的鉺-玻璃飛梭雷射(例如二代飛梭雷射 Fraxel SR1500, 晶鑽飛梭雷射 Starlux Lux1540……等)相互搭配,可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二氧化碳飛梭雷射的前臂測試:
(受試者:王修含醫師,微光束能量設定:10 mJ,微光束直徑:120 μm )
註:圖中的白色屑狀物為eCO2微點飛梭雷射破壞皮膚後的痂皮物質,並非實際微光束的大小。

治療後的皮膚反應:

下圖為臉頰的痘疤,在經過二次eCO2微點飛梭雷射(二氧化碳飛梭雷射)治療後的反應,
一般以二氧化碳飛梭雷射治療痘疤,每次治療皆會有每次的效果,
在數次治療後(次數依病灶嚴重度而定),可使疤痕趨向於不明顯的外觀。
飛梭類雷射的治療精神,在於每次造成的破壞儘量最小化,但藉由多次處理,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這也就是所謂的「分段式雷射」(fractional laser)。



圖:此為嚴重的箱車型痘疤,經過三次eCO2微點飛梭雷射治療,每次視情況調整治療參數,移除痘疤下方的纖維化組織,並刺激纖維母細胞,使其進行膠原蛋白新生後,可發現痘疤變淺,疤痕的邊綠變得較平滑,若再進一步治療,可得更好的效果。


圖:單獨使用eCO2微點飛梭雷射多次治療,亦可得到不錯的效果,本案例共進行五次eCO2微點飛梭治療,每次視情況調整治療參數,由圖中可見到痘疤變淺,毛孔變細緻的情況。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轉載,但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粗大毛孔治療–以eCO2微點飛梭雷射(二氧化碳飛梭雷射)治療毛孔粗大

粗大毛孔治療–以eCO2微點飛梭雷射(二氧化碳飛梭雷射)治療毛孔粗大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波長為10600 nm的二氧化碳飛梭雷射(fractional CO2 laser),
在擊發後,可形成許多微小的光束,最小的光束直徑僅有120 μm (micrometer),
光束進入皮膚後,可被水分子吸收,造成局部的汽化與破壞,
但因為光束面積甚小,因此在一週左右可恢復,不會有傳統磨皮雷射的恢復期困擾。
皮膚內部的這些微小創傷,可誘發膠原蛋白再生與重組,
因此可治療疤痕組織,亦可具有縮小粗大毛孔的效果。


圖:Lutronic公司製造之eCO2微點飛梭雷射 (二氧化碳飛梭雷射)

使用各種雷射治療毛孔粗大時,
術後的持續保養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否則縮小的毛孔若受到後續產生的角質與皮脂物質堆積與盤據,
可能會再度被這些物理性的作用力量撐開,
又重新出現毛孔粗大的現象。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與出處,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下圖為鼻頭毛孔粗大的部位,在經過二次eCO2微點二氧化碳飛梭雷射治療後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