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posonix立塑聚焦音波減脂

Liposonix立塑聚焦音波減脂:原理、效果與應用

閱讀更完整圖文,請參見 http://www.skin168.net/2014/02/Liposonix.html

 

Liposonix立塑聚焦音波減脂:HIFU超音波原理、效果與應用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台大醫院皮膚部 皮膚高頻超音波特別門診負責醫師)

Q: 超音波除了做影像檢查之外,還可以用來減脂嗎?
A: 醫學用途的超音波可分為診斷式與治療式兩大類,HIFU聚焦超音波原理發展的超音波儀器,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亦可用於減脂。例如
Liposonix立塑聚焦音波減脂」(聚焦超音波減脂)是以HIFU超音波原理,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對皮下脂肪進行破壞的治療,同時以熱能使膠原蛋白收縮,造成皮膚的緊緻變化(參考文獻:美國FDA 510(k)Summary K100874)。

若應用HIFU科技於「非侵入式眉毛拉提治療」,即俗稱的「音波拉皮」, 這些儀器包括「極線音波拉皮Ulthera ® (Ultherapy)」, 「海芙拉提UltraFormer ®」, UltraSkin ®(優塑音波拉皮、超極限音波拉皮/音波拉提), Doublo ®(倍提音波拉提), HIPRO ®,  E-Clip ®, UTIMS A1 ®(寇斯特”雅提斯A1超音波治療儀, 优提美UTIMS A1 ®极限音波拉皮) ……等,皆採用HIFU聚焦方式,類似用放大鏡匯聚太陽光的方法,燒灼深層皮膚或筋膜層,得到拉皮效果,但由於儀器成本價錢差異,治療費用也有很大的不同。「電波拉皮」 vs 「音波拉皮」差別、原理與效果之比較,請參見http://www.skin168.net/2014/05/HIFU-RF-facelift.html

各種音波拉皮機器性能比較與作用原理,請參見http://www.skin168.net/2015/01/ultherapy-ultrasound.html

超音波」又稱為「超聲波」,是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聲波頻率,屬於機械波的形式,與雷射、電波等電磁波能量不同,可以用「隔山打牛」的方法,使能量抵達深層的軟組織,但不影響表皮與真皮層的皮膚組織。自1940年代起,高能量聚焦式超音波(高強度聚焦超音波,又稱為高能聚焦超聲波技術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簡稱HIFU)開始受到臨床醫師囑目,並逐漸應用於非侵入性的醫學治療,亦即所謂的「超音波手術」。"HIFU“的治療方式有多種譯名,例如海福海扶海芙海孚等,例如所謂的海福刀微創標靶手術,就是以HIFU超音波,進行攝護腺癌治療的方法。

目前可考慮的減脂治療方式,依照侵襲性可分為兩大類,治療價格費用各有差異:
一、侵入式抽脂/減脂:
1. 傳統抽脂:效果最好,手術風險也最大,如傷口感染、肺栓塞,嚴重者可能致命。
2. 威塑超音波抽脂(Vaser):雖然屬微創治療,疼痛感、恢復期皆有改善,但仍有傷口,仍要注意術後感染與未來發生疤痕的風險。
3. 雷射減脂:除了術後感染與未來發生疤痕的可能,有少數案例可能發生淺層皮膚灼傷、神經傷害的併發症。

二、非侵入式減脂:
1. 冷凍減脂:CoolSculpting(酷爾塑平系統)
2. 音波減脂:Liposonix(立塑聚焦音波減脂), Ultrashape(歐萃學超音波系統)
3. 電波減脂:利用電波(radiofrequency, RF)的能量,破壞脂肪組織

HIFU超音波原理

HIFU超音波的 原理,是使用超音波探頭,利用壓電效應,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於焦點處產生高時間平均強度(time-averaged intensity)的超音波,對組織產生破壞。在皮膚科與美容醫學領域,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FU)科技,可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應用於破壞目標區域皮 下脂肪,也就是所謂的「超音波減脂」或「無創減脂」,例如Liposonix立塑聚焦音波減脂,以達到體雕(body contouring)的效果。

 

聚焦超音波儀器比較:Liposonix vs. Ultrashape

一般高強度聚焦超音波探頭的焦點區域強度,可達100-10000W/cm2,疏密波的壓縮區域壓力(壓縮壓力),通常可達30MPa,而稀疏區域壓力(舒張壓力),則為10MPa。Liposonix儀器的壓縮壓力峰值可達41.6MPa±1dB,舒張壓力峰值約為15.6MPa±1dB,遠高於此標準,可算是設計標準頗高的HIFU超音波儀器。

Liposonix與Ultrashape之類超音波儀器,兩者皆需由醫師操作,皆可使用於體雕用途,Liposonix利用高強度聚焦超音波的熱能破壞脂肪細胞,而Ultrashape則以穴蝕效應(cavitation),在脂肪層產生空洞,兩種儀器各有喜好的醫師與不錯的評價。

Liposonix的音波頻率較高,約2MHz ±0.5%,超音波的能量強度也較高(>2000W/cm2),壓縮壓力峰值高達41.6MPa,通常只需一次治療就有效果;Ultrashape頻率較低,約0.2MHz (200 ± 30 KHz),能量強度也較弱(ISPPA約為550±10%W/cm2),通常需要三次以上的治療才有較好的效果。

超音波頻率:為何Liposonix選擇2MHz,而非Ultrashape的0.2MHz?

曾有研究指出,如果要達到超音波減脂, 超音波的頻率必須選擇2MHz或3MHz,才能造成完整的脂肪組織破壞,包括破壞脂肪細胞,並造成周邊的膠原纖維收縮,使皮膚較為緊緻。如果頻率只有 1MHz,脂肪細胞並不會有任何變化(Aesthetic Plast Surg. 2008 Jan;32(1):111-5.)。然而聲波頻率愈高,超音波穿透深度愈淺,在後續的測試中發現,如果要將HIFU能量對焦在特定的皮下脂肪層深度,2 MHz是最為理想的頻率,因此Liposonix原廠研發團隊選擇2 MHz為工作頻率。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skin168.com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治療過程的疼痛感

Liposonix與 Ultrashape都需要足夠的能量,才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可能會有疼痛感,但通常可以忍受,筆者(王修含醫師)操作過這兩種機器,自己也被施打過,以 親身經歷的疼痛感與使用心得而言,在治療過程中,有些位置完全不會疼痛,某些地方則有逐漸游移的針刺感。雖然都是聚焦式超音波,但由於 Ultrashape的超音波強度較低,所以痛感不是很強,偶爾會有較痛的區塊,然而Liposonix的痛感可從完全不會痛到非常疼痛,取決於醫師治療 所用的手法技巧。

Liposonix的疼痛感與醫師手法有關:

Liposonix治療過程中,每個治療部位需要累積140-180焦耳(Joule)的能量,才有足夠的熱能破壞脂肪,然而就治療卡匣(探頭)而言,Liposonix的耗材價 錢高昂(這也是造成立塑Liposonix價格較高的原因),如果醫師為了節省耗材發數成本,選擇以較少的發數治療(例如每個方格只打三發),就需要採用 較高能量擊發(例如60J),被治療者會產生無法忍受的疼痛趨避反應,甚至可能要使用不是絕對必要的全身麻醉(舒眠麻醉),才能讓治療進行下去,但同時也 增加了不必要的麻醉風險。

效果最佳的Liposonix無痛/低痛感治療技巧

較建議的Liposonix治療手法,是以被治療者感覺舒適的能量強度(類似施打「電波拉皮」的熱感/痛感回饋概念),累積較多發數(例如每方格打四發),雖然這樣的治療方式,醫療院所負擔的成本較高,所需時間較長,但可讓被治療者在無痛或低痛感的情境下,得到更好且更安全的消脂效應。

此外,總能量雖然相同,但以較低能量累積較多發數,除了治療過程較不痛,它的治療效果通常優於總發數較少(但單發能量高)的治療方式,筆者(王修含醫師)曾與原廠Solta Medical公司推薦,日本操作Liposonix經驗最多的服部達也醫師(Hattori Tatsuya,はっとり・たつや,東京都新宿區ハートリークリニック新宿院長 服部達也先生)討論,服部醫師亦有此發現。

筆者(王修含醫師)推測影響療效的參數,除了總累積能量之外,可能還牽涉到HIFU超音波作用的時間,發數較多的治療手法,雖然醫師要耗費較多的時間,但是脂肪組織受到HIFU超音波作用的時間也較長,被破壞的程度可能也較高。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skin168.com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立塑Liposonix聚焦音波減脂之應用

立塑Liposonix聚焦音波減脂,是使用體外超音波探頭,放置於皮膚表面,將超音波能量送到皮膚的皮下脂肪層,超音波可設定對焦於13 mm(1.3公分)的深度,並透過精密的調控,以熱能與機械能破壞此焦點位置上下方各5 mm的脂肪組織,此即所謂的「熱機械過程」(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Liposonix立塑聚焦音波減脂儀具有圖形輸出系統,產生具可預測性的重覆、一致之治療掃描矩陣,每一發的掃描面積為46 mm x 46 mm,其中有24條線,每條掃描線的距離2 mm。

熱能原理

脂肪細胞在加熱至攝氏56度,並維持一秒後,會產生不可逆的脂肪細胞破壞現象。在Liposonix立塑聚焦音波減脂機 器探頭的焦點附近,溫度會在一至二秒內昇高到攝氏65-70度的高溫,並在治療後馬上降溫,這樣的機轉會對目標區域進行破壞,讓脂肪細胞發生凝固性壞死的 變化,但周邊的區域卻不受影響,如果在治療後進行組織學檢查,會發現神經與小動脈都保持完整,而未受破壞(Aesthet Surg J. 2011 May;31(4):429-34.)。Liposonix立塑聚焦音波減脂儀產生的熱能,除了破壞脂肪組織外,也會讓皮下組織纖維隔膜內的膠原蛋白收縮與再生,可與Thermage電波拉皮搭配治療,讓皮膚緊實性更佳。

機械能原理

HIFU超音波在軟組織內可造成顯微尺寸下的剪力(shear force),並以磨擦方式產生加熱效應。

脂肪破壞後的代謝過程

Liposonix立塑聚焦音波減脂治療後的皮下組織初期會產生發炎反應,並將被破壞的脂肪細胞碎片與釋出的三酸甘油酯等物質,利用淋巴循環運輸到肝臟,最後分解代謝,排出體外。一般而言,治療區域將在8至12週內代謝完成。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skin168.com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立塑Liposonix聚焦音波減脂之成效

Liposonix立塑聚焦音波減脂治療後的效果,根據原廠Solta Medical公司提供的資料,通常會在8至12週後出現。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skin168.com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延伸閱讀:

1. 音波拉皮 vs 電波拉皮:原理差別與效果比較
http://www.skin168.net/2014/05/HIFU-RF-facelift.html
2. 各種音波拉皮儀器性能比較
http://www.skin168.net/2015/01/ultherapy-ultrasound.html
3. CPT黃金電波拉皮效果【案例圖文】
http://www.skin168.net/2012/02/thermagecpt-thermage-thermage.html
4. 高能量聚焦式超音波(高強度聚焦超音波, HIFU)原理 
http://www.skin168.net/2013/04/hifu-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tml
5. Liposonix立塑聚焦音波減脂:HIFU超音波原理與應用
http://www.skin168.net/2014/02/Liposonix.html
6. 醫用超音波簡介
http://www.skin168.net/2013/04/medical-ultrasound.html
7. 超音波傳遞速率:聲音速度與介質的關係
http://www.skin168.net/2012/02/blog-post.html

以下資料,引用自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 http://www.fda.gov.tw

 

LIPOSONIX許可證詳細內容

 
Liposonix-立塑聚焦音波減脂-行政院衛生署醫療器材許可證

 *** 衛署醫器輸字第024443號 ***

 
註銷狀態   註銷日期  
註銷理由  
有效日期 107/01/15 發證日期 102/01/15
許可證種類 醫 器
舊證字號   醫療器材級數 第二等級
通關簽審文件編號 DHA00602444300
中文品名 “梭達”立普塑尼系統
英文品名 “Solta” LipoSonix System
效能 詳如中文仿單核定本
醫器規格 LipoSonix System Model 2 (P005999)
劑型   包裝  
醫器主類別一 I一般及整型外科手術裝置 醫器次類別一 I5040抽脂機
醫器主類別二   醫器次類別二  
醫器主類別三   醫器次類別三  
主成分略述  
限制項目 02輸 入
申請商名稱 6211072218 理工科技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申請商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一段103巷13號

主製造廠

製造廠名稱 M462794100 Solta Medical, Inc.
製造廠廠址 11818 North Creek Parkway North Bothell, WA 98011, USA
製造廠公司地址  
製造廠國別 UNITED STATES 製程  

CCC號列  
藥理治療分類  


中文品名“梭達”立普塑尼系統
英文品名“Solta” LipoSonix System

產品規格
電氣規格 100~240 V,50/60 Hz,1270 VA
尺寸 63.8×53.6×137.6 cm
重量 45公斤
環境規格 工作溫度:10 ~ 28℃ (50 ~ 82℉)
工作溼度:15 ~ 85% (無凝結)
工作大氣壓力:780 ~ 1015 hPa
運輸與存放溫度(系統液體已排空):-20 ~ 60℃ (-4 ~ 140℉)
運輸與存放溫度(系統內有液體):無結冰至60℃ (140℉)
運輸與存放溫度(治療盒):5~40℃(41~104℉)
運輸與存放溼度:15 ~ 95% (相對濕度,無凝結)
聲波規格 壓縮壓力峰值:41.6MPa±1dB
舒張壓力峰值:15.6MPa±1dB
通量 最大 60 J/cm2 ± 1 dB
頻率 2MHz ±0.5%
轉換器有效範圍 11 cm2
轉換器長度 18.9 cm (Handpiece and RTC)
轉換器重量 1.1kg (Handpiece and RTC)
轉換器電纜長度 182cm

皮膚科治療新武器: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FU)

Hello~我是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本站搬家囉!

由於Yahoo奇摩部落格將停止服務,
本文之完整版已搬遷至「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FU)」:
http://www.skin168.net/2013/04/hifu-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tml,謝謝!


皮膚科治療新武器: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FU)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台大醫院皮膚部 皮膚高頻超音波特別門診負責醫師)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是利用超音波探頭,於焦點處產生高時間平均強度(time-averaged intensity)的超音波,對生物組織產生破壞。一般診斷用的超音波探頭,其時間平均強度大約介於0.1-100mW/cm2之間,疏密波的壓力介於0.001-0.003MPa,但高強度聚焦超音波探頭的焦點區域強度,可達100-10000W/cm2,疏密波的壓縮區域壓力,可達30MPa,而稀疏區域壓力,則為10MPa
        生物組織吸收高音波強度後,可轉化為熱能,使區域溫度達到60oC以上的數值,並於數秒之內造成凝結性壞死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除了造成熱效應之外,尚可引發機械現象(mechanical phenomenon),例如穴蝕效應(cavitation)、微流(microstreaming),以及輻射力(radiation forces)等。超音波熱治療可提高腫瘤細胞對於化學治療(俗稱「化療」)與放射線治療(輻射治療,俗稱「放療」或「電療」)的感受性,增強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的治療效果。
        自1940年代起,高強度聚焦超音波逐漸被應用於臨床治療,亦即所謂的「超音波手術」。至1970年代,超音波高熱療法已被廣泛運用,利用高強度超音波,可將人體組織加熱至42-45oC之間,並持續30-60分鐘。1990年 代之後,出現許多與高強度聚焦超音波相關的研究。高強度聚焦超音波採用大面積且幾何聚焦特性較好的探頭,有利於發射較高的能量,且可精確定位於病灶部位, 在多次治療下,也不會出現累積性的劑量傷害,在治療過程中,亦可同時進行超音波造影。除了用於破壞腫瘤組織,高強度聚焦超音波也有不錯的止血效果,可處理大血管破裂導致的內出血問題。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在臨床上的用途,包括治療良性或惡性腫瘤,例如肝癌、胰臟癌、前列腺癌、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膀胱癌、肉瘤(sarcoma)等;此外,HIFU尚可運用於血栓溶解、止血、藥物與基因傳遞等。在皮膚科與醫學美容方面,HIFU科技已被應用於破壞皮下脂肪,也就是所謂的「超音波溶脂」,可達到身體雕塑(body contouring)的效果。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與出處,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超音波傳遞速率:聲音速度與介質的關係


Hello~我是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本站搬家囉!

由於Yahoo奇摩部落格將停止服務,
本文之完整版已搬遷至 
http://www.skin168.net/2012/02/blog-post.html,謝謝!

超音波傳遞速率:聲音速度與介質的關係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台大皮膚科 皮膚高頻超音波特別門診負責醫師)

超音波的傳遞速率取決於音波行經的介質,與超音波本身的頻率無關。介質的質量、分子空間分布,以及此物質成分間彼此的吸引力,會影響超音波的進行,例如在較緻密的骨骼、金屬中,聲速可達每秒3000公尺以上,但在質地較鬆軟的空氣、水等可壓縮性物質中,聲速分別僅達每秒300與1480公尺。一般的生物組織,如皮膚、肌肉、肝臟、腎臟、血液等,由於大約有70%的組成是水分,所以超音波的速率與水中音速相近,約為每秒1500至1600公尺之間。

超音波經過不同的物質時,例如由皮膚進入肌肉,或由肌肉進入骨骼時,由於聲速的差異,音波會出現反射現象,但超音波的頻率則不受反射現象的影響。超音波探頭可接收此反射信號,經過影像處理而產生超音波的檢查圖片,因此,介質中的超音波傳播速率會影響超音波影像結果。

圖:手指靜脈湖(venous lake)之皮膚超音波影像,由於超音波在水、表皮、真皮、病灶、骨骼處的聲速皆不同,故可產生複雜的聲波反射信號,經高頻超音波探頭接收後,經過儀器的影像處理而產生右圖的超音波影像圖片。(攝於台大皮膚科皮膚高頻超音波特別門診)

以下為超音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遞速率:

介質

音速(m/sec)

空氣

330

肺部

500

1480

腦部

1540

角質層(Stratum corneum)

1550

表皮(Epidermis)

1540

真皮(Dermis)

1580

皮下組織/脂肪層(Subcutis/ fat)

1440

整層皮膚平均值

1577

肝臟

1550

腎臟

1560

血液

1570

肌肉

1580

眼球水晶體(Lens)

1620

骨骼

4000

金屬

3000 – 6000

註:超音波於全層皮膚內的平均速率約1577 m/s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與出處,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演講訊息】皮膚超音波教學課程演講


Hello~我是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本站搬家囉!

由於Yahoo奇摩部落格將停止服務,
本文之完整版已搬遷至 

http://www.skin168.net/2013/10/skin-ultrasound.html,謝謝!


2011年皮膚音波教學課程演講

時間:2011年8月22日(週一)  08:00-08:50AM
地點:台大醫院臨床研究大樓  皮膚科15樓會議室

講師: 王修含 醫師 (台大皮膚部 皮膚高頻超音波特別門診負責醫師)
講題:皮膚科醫師的聽診器–皮膚音波臨床實戰要訣

醫用超音波簡介

診斷與治療用途的醫用超音波(diagnostic medical ultrasound)簡介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台大醫院皮膚部 皮膚高頻超音波特別門診負責醫師)

        「超音波」又稱為「超聲波」,在物理定義上,超音波屬於一種聲波,也是一種機械波,人類耳朵可聽到的聲波頻率介於20~20,000 Hz之間,因此頻率大於20,000 Hz的聲波稱為「超音波」(ultrasound),而頻率小於20Hz的聲波,則稱為「超低頻音、次聲、次音」(infrasound)。

        超音波的研究歷史,可追溯自1880年居禮兄弟Jacques Curie (1855-1941)與Pierre Curie(1859-1906)發現「壓電效應」(piezoelectric effect)(註:Pierre Curie的妻子正是著名的居禮夫人)。他們發現石英(quartz)等礦物晶體受到壓力時,因體積發生變化,晶體表面會出現微小的電荷,若將這種晶體放在電場內,則會出現體積變化,因此這種壓電現象是可逆的變化。當晶體受到壓力,造成體積變化而產生電壓時,稱為「正壓電效應」,反之若因電壓造成體積變化,則稱為「逆壓電效應」。這類具有壓電效應的物質,則稱為「壓電材料」,壓電材料除了天然晶體,亦可以人工合成。這種可將能量在電能與壓力之間轉變的性質,稱為「壓電特性」(piezoelectricity)。

        超音波科技正式被重視與大量應用,起啟於1940年代的二次世界大戰,當時以此科技製造成「聲納」(SONAR),用來進行水下探測。二次大戰後,這類科技被運用至醫學,在1950年代出現醫療用途的醫用超音波(medical ultrasound)。

        醫用超音波可分為診斷與治療兩個方面,治療用的超音波的頻率較低,可應用於復健與皮膚美容等用途,而診斷用的超音波則採用較高的頻率。用於一般超音波影像 的超音波頻率,通常界於2-15 MHz之間,頻率(frequency)愈高,則解析度(resolution)愈高,但穿透深度(penetration depth)也隨之降低。皮膚科學的診斷用超音波影像,需極高的解析度以分辨細微的變化,但探測深度僅需聚焦於表淺的組織,因此多採用高頻率的超音波,至 少需10MHz以上,若要獲得更高的解析度,甚至可採用高達20MHz或50MHz的超音波探頭。

        診斷用醫用超音波(diagnostic medical ultrasound)的基本原理,是因為超音波在不同的生物組織內前進時,會有相異的速度。若遇到不同的組織界面,會出現明顯的反射,造成信號上的變化,可利用這個變化探測身體內部組織,進而描繪出組織之影像。易言之,醫用超音波採用「脈衝-回音」的原理(pulse-echo principle),由超音波探頭(ultrasound transducer)將電氣信號轉變成超音波的脈衝,由體表進入組織內部,當這個脈衝遇到組織界面時,會出現回音,再由探頭接收這個回音,將回音轉換回電氣信號,完成探測過程,再由電腦進行資料處理,形成醫療人員所見到的信號或圖形。一般而言,聲波的傳遞速率,在固體最高,其次為液體,而在氣體內最慢。因此於一般的溫度下,超音波在金屬內的傳遞速率,可達3000-6000 m/s,在水中的速率則為1497 m/s,血液 1570 m/s、軟組織(其中約有70%由水分構成) 1540 m/s、整層皮膚內的平均速率約1577 m/s、脂肪 1440 m/s,但在空氣則僅有 330 m/s。

        若以診斷用超音波探頭頻率對照不同的醫療用途,大致可區分如下:
2.5 MHz:深部腹部器官、婦產科
3.5 MHz:一般的腹部探測、婦產科
5.0 MHz:血管外科、乳房外科、產科
7.5 MHz:乳房、甲狀腺
10.0 MHz:皮膚科、表淺軟組織、表淺血管、乳房、甲狀腺
20~50 MHz:皮膚科

            自1940年代起,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逐漸被應用於臨床治療,亦即所謂的「超音波手術」。至1970年代,超音波高熱療法已被廣泛運用,利用高強度超音波,可將組織加熱至42-45oC之間,並持續30-60分鐘。1990年 代之後,出現許多與高強度聚焦超音波相關的研究。高強度聚焦超音波採用大面積且幾何聚焦特性較好的探頭,有利於發射較高的能量,且可精確定位於病灶部位, 在多次治療下,也不會出現累積性的劑量傷害,在治療過程中,亦可同時進行超音波造影。除了用於破壞腫瘤組織,高強度聚焦超音波也有不錯的止血效果,可處理 大血管破裂導致的內出血問題。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在臨床上的用途,包括治療良性或惡性腫瘤,例如肝癌、胰臟癌、前列腺癌、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膀胱癌、肉瘤(sarcoma)等;此外,HIFU尚可運用於止血、血栓溶解、藥物與基因傳遞等。在皮膚科與美容醫學方面,HIFU科技已被應用於破壞目標區域皮下脂肪,也就是所謂的「超音波溶脂」,可達到體雕(body contouring)的效果。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轉載,但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演講訊息】皮膚科診斷用超音波(diagnostic ultrasound in dermatology)

【演講訊息】皮膚科診斷用超音波(diagnostic ultrasound in dermatology)

時 間:2010年4月26日(週一)  8:00-8:50AM
地點:台大醫院臨床研究大樓  皮膚科15樓會議室

講師: 王修含 醫師 (台大皮膚部 皮膚高頻超音波特別門診負責醫師)
講題: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iagnostic ultrasound in dermatology
            皮膚科診斷用超音波之原理與應用